第B04版:马保三的戎马生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庄东袭车对日首战大捷
2014年1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庄东袭车对日首战大捷
  八支队伏击日寇。
  韩明柱



  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韩明柱担任八支队副指挥,大大增强了八支队的军事领导能力。在韩明柱的建议下,八支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整编,素质明显提高。1938年1月9日,寿光县城被日军攻破,日寇军车在沧潍公路上肆无忌惮地往返运送物资。八支队精心布局,在韩明柱的领导下伏击日寇军车,日本指挥官被战士杨成吉一刀砍死,村民合力围攻了逃窜到村中的鬼子。
部队整编扩至千余人,纪律严明老乡齐称赞
  八支队成立后,马保三和指挥部正为缺少得力的军事指挥员而犯愁,恰在这时,上级派来了军事指挥员韩明柱。韩明柱,1913年出生于河南新县。192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8月之后,他历任红军营、团政治委员;1935年6月,他到中央红军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韩明柱被派来山东,帮助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他英勇善战,指挥果断,善于联系群众,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熟悉,在部队建设和指挥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马保三随即安排韩明柱任八支队副指挥,此时八支队已发展到700多人、300多支枪。根据韩明柱的建议,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强化部队的编制和人员配备。按照红军建制,指挥部设立政治部、参谋处和供给部,并制定了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马保三任指挥,张文通任政治委员,韩明柱任副指挥。支队仍按5个中队建制,各中队均设党支部,分队设政治宣传员。
  加强军事训练。八支队队员都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壮年农民,打仗单靠热情,而缺乏作战知识。韩明柱亲自带队,开展各种操练,讲地形地物利用,以及防御、出击、穿插迂回、转移等各种战术。他说:“与日寇作战,适于伏击、游击,不能硬拼硬攻。在战斗中要主动、灵活,保存实力……”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韩明柱以红军的传统思想为准则训练部队,提倡三大民主、爱护群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各分队设文化教员,学文化,唱革命歌曲,提高部队思想素质。
  八支队为了扩大影响,在县内进行拉练。先从牛头镇拉到王高、邢姚一带驻防,逼使肆意抢掠、为非作歹的国民党十五旅白朴臣部望风而逃,一直窜到寿光东部去了。
  八支队纪律严明,深受群众的爱戴拥护。驻防期间,大街小巷打扫得一干二净,户户房东家里,水满缸,柴归垛。从不乱拿群众一针一线,各阶层群众纷纷送粮送钱,献出枪支弹药,一大批青年自愿参加队伍。临行前,老乡们拉着战士们的手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队伍。”
  部队在县内巡回活动期间,队伍很快发展到千余人,加上土枪、土炮和大刀片,每人都有一件作战武器,部队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三里庄伏击日军车,杨成吉刀劈鬼子指挥官
  1938年1月9日,日军攻破寿光县城,次日东去,并无中国军队阻拦,日本军车在沧潍公路上往返运送军队和战略物资,昼夜鸣笛,肆无忌惮。寿光民众无力阻截,国民党土顽部队则远离公路,避敌自保。
  此时八支队驻扎在离县城不到7.5公里的罗桥一带。为打击日寇,马保三跟指挥部决定伏击日寇军车。这是八支队首次对日作战,指挥部认真做了战前准备,严格挑选参战人员。
  2月4日晚,韩明柱率40名精干战士,冒着凛冽的寒风,急速进驻县城南关,决定在城南三里庄后沧潍公路上下手。群众热情为他们烧水做饭,准备好火炕,让他们好好休息。
  5日拂晓前,部队分散埋伏在三里庄以东路北的隐蔽地带;指挥部及预备队设在南关阁子上,相距不远,观察阵地,一目了然。
  八支队的战士们静卧在冰冷的土地上,战前的紧张和兴奋使他们忘记了严寒,警惕地观察着公路远处的动静。天亮后,东方传来马达声,三辆日本军车出现在公路上,距离很大。开路的是一辆军用卡车,车头上插着膏药旗,上面坐着十几个鬼子;中间是辆吉普车,一个鬼子还不时把头伸出窗外,东张西望;第三辆军车上有十几个鬼子兵,抱着枪,离吉普有百米之遥。
  韩明柱久经战阵,十分沉着。他判断吉普一定是指挥车,车上坐的是指挥官。“听我命令,战斗打响后,首先集中火力打掉鬼子的吉普车,然后再打后面的军车。”他叮嘱队员们。刚说完,最前面的军用卡车急驰而过。吉普开过来了,200米、100米、50米……吉普车已进入有效射程,韩明柱高喊:“打!”首先对准吉普车司机“叭叭”两枪,对方直接趴在了方向盘上;伏击队员随即一起开火,一个轮胎被打坏,吉普车失去控制,一个急转弯,栽倒在路旁。军用卡车不敢停留,不顾指挥官的死活,开足马力向前逃奔;垫后的军车一见前面遭到伏击,赶紧掉转车头向潍县方向逃窜。韩明柱带领战士一跃而起,向吉普车扑去。
  杨成吉、王其金、常方田冲在最头里,那位日军指挥官一时六神无主,惊魂稍定后,他见战士们冲了上来,便跳下吉普车,举起指挥刀向杨成吉劈来。杨成吉用大刀一挡,“当啷”一声,日军官的指挥刀便飞出老远,接着缠头一刀,将日军军官劈为两半。日本卫兵见此,吓得魂不附体,从吉普车里逃出来,撒腿就往三里庄跑。刘心斋紧追不舍,不断开枪射击,怎奈屡屡不中。韩明柱见伏击任务已经完成,担心日军会赶来增援报复,便下令:“不准追击,立即收拾战场,撤出战斗!”

逃窜卫兵村中被困自杀 村民杀猪宰羊犒劳战士
  队员们打扫完战场,妥善处理好日军尸首,带上战利品,准备撤出战斗。但是缴获的吉普车没人会开怎么办?这时有人喊:“到村里借几头牛来,把吉普车拉回去!”大家便借来三头牛,套到吉普车上,杨成吉坐在驾驶座上,手握方向盘,煞有介事地把汽车“开”到牛头镇北洼里,用芦苇、杂草掩藏了起来。
  再说那名日本卫兵逃进三里庄后,先窜到农民王某家的磨房里。王某便想跑出去报告,没跑几步,就被日本卫兵打死了。群众听到枪声赶了过来,见满地是血,知道乡亲遇害,怒不可遏,纷纷向磨房内投掷砖石,卫兵被打得头破血流,从磨房里跑出来,躲到小北屋里关门死守。相持一段时间后,两个姓王的青年手持木棍,撞开门向鬼子扑去。鬼子急忙开枪,一个青年腰部被击中,倒在地上;另一个被迫退出。群众爬到屋顶上,扒开屋顶,向屋内投掷砖石,砸得鬼子嗷嗷哭叫,到处乱窜,最后窜到后邻的牲口棚里,继续开枪顽抗。
  这时,群众抬来了土炮、鸟枪轰击鬼子,鬼子见生存无望,便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头颅,扣响了扳机,顿时脑浆迸裂,倒地身亡。群众一拥而上,用木棍乱打,直到把鬼子砸得血肉模糊。群众检查战利品,得手枪一支,铜牌一枚,上面刻有“工兵少尉成田吉”字样。八支队从缴获的金笔刻字得知,被砍死的日本军官叫藤田,是日军电讯联队长。
  为了防止日军回来报复,群众便把那卫兵的尸首拖入土井中,用土填平,没留下任何痕迹。下午,日本鬼子果然开着多辆汽车来到寿城南关寻找失踪的日军,并到三里庄搜查,结果什么也没发现,只好气咻咻地走了。
  战斗结束后,八支队在罗桥、夏家店子等村召开了军民祝捷联欢大会,总结经验,表扬群众,表彰战斗功臣。附近群众听说八支队打死了几个日本鬼子,缴获了日本汽车,都争先恐后地来参加庆祝会。有几个村庄的群众,自动募捐买来慰问品,抬着宰杀的猪羊前来慰问抗日队员,他们进入会场后,便点燃鞭炮,像过年一样热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