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狂欢双11
 
标题导航
“老虎”威风为啥还在抖
儿童设慈善基金有善心更要善管
公车进入黑名单要整治更要法治
中学生挨批自杀折射边缘者脆弱
礼“弹”
观点PK
2014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PK



隔着玻璃亲吻,用两根吸管同喝一杯奶茶,拥抱并且拍照……光棍节前夕,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了一场时髦的“一周情侣”体验,全校50多对“一周情侣”速配成功。 (11月9日《扬子晚报》)

“一周情侣”助长学子放纵心态□贺成 
  
  所谓“风过可以无痕,雨过不可无迹”。大学恋爱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这个年龄段往往“克制不足,冲动有余”,加之对爱恋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更容易受恋爱伤害。实际上,就是这种本来就是游戏的活动,也有学生碰到“女神”,在短期亲密接触之后,兀自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苦恼之中。
  而随着现代人观念的不断开放,将爱情当游戏,乃至将婚姻当游戏的现象,也是越来越普遍。即使是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学生表面上谈的是“恋爱”,实际上谈的却是“寂寞”。在此情形下,搞个游戏活跃气氛也要往恋爱上靠,借助光棍节炒作,无疑更会助长学生游戏人生的心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活动看上去就弊大于利,甚至早被社会诟病为无聊、不务正业。所以,尽管这只是一个活动,也让人如鲠在喉,希望校方对此不要继续听之任之,而应当有所作为。
正常集体活动不该成为吐槽点 □刘建国 
  事实上,东南大学的“一周情侣”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作为学生,不该自我封闭,而应当多多与他人交往,从而有利于个人未来成长。
  进一步来说,能否成为情侣,需要缘分,更需要双方彼此深层了解。表面上的活动,只是彼此认识的契机,而性格、脾气、爱好等等,都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摸索。即便无法成为情侣,也可以增加学生们对感情的认识,对于他们在未来如何选择另一半也积累了经验。
  将“一周情侣”当成吐槽点,有点小题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辩证看待。对于“一周情侣”活动,也存在很多正面积极的意义,关键就是如何去审视。只要学生们抱着正常心态参与,完全可以成为成长的有利平台。高校当有包容精神,对于类似“一周情侣”的活动,不仅不应该将其当成洪水猛兽,反而应得到推广和普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