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本报讯 最近,安丘市大盛镇北徐家庄村村民徐文华非常开心。因为他家今年种植的6亩芋头喜获丰收,带来了近10万元直接经济收入。 徐文华说:“地还是那块地,要不是潍坊市地方铁路局包村组给我们村修建了水库,今年这么旱,我怎么能有这么多收入?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徐家庄村位于大盛镇区东南三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共有可耕地500亩,以丘陵旱地为主。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水源浇灌,该村西380亩土质较好的丘陵旱地只能种植花生、地瓜、小杂粮等抗旱作物,经济效益极低,大旱之年,有的地块几乎绝收。潍坊市地方铁路局包村联户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认真调查摸底、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与镇村联合投资22万余元,建成了年蓄水量16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一座,解决了本村及邻村700余亩山岭旱地的灌溉问题。 受此影响,该村徐清军、徐文华等十几户村民种植的芋头,亩产6000斤左右,每亩经济效益1.5万余元,每户可收入近10万元;徐金华、辛桂杰等十几户村民种植的大姜,亩产1万斤以上,每亩收入2万多元。 (谢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