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潍县古城墙及附属建筑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古城墙上修祠立庙,崇德尚贤倡廉明
2014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城墙上修祠立庙,崇德尚贤倡廉明
关侯庙(摄于2011年)。
  南极庙 北极庙  乾隆版《潍县志》的城邬图中,城东北炮台上是北极庙,与它对应的是南极庙。



  古城墙上庙宇众多:北城墙的孔相祠、论古堂,东北角的真武庙,西南角的武昌庙,西北角的南极庙,东门瓮城的三司庙。这些庙宇,有的供奉着封疆大吏,有的供奉着大儒、高士,有的有“天神”庇佑,有的则有武将坐镇,丰富了古城墙的文化色彩。
    孔相祠 孔融德政惠民潍县建祠纪念
  孔相祠亦称孔北海祠、文举堂,原在州府(后为县府)后的北城墙上,初建年代不详,由宋政和四年(1114)潍州太守韩诰与通守慕容重建。祠堂为仿汉四阿黑筒瓦顶,阔三间,前有四柱,建在三级台阶上。内塑孔融坐像,墙上绘有孔融一生行迹的壁画,整体古朴庄重。
  元至正十一年(1351),奉议大夫潍州太守王居义与北海县尹刘师让又进行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潍县知县宋兑重修时,将孔相祠与论古堂合二为一,祠堂扩为五间,名为名贤祠。明万历十一年(1583),潍县知县史善言将其移建至城西北角上,仍为五间。清康熙年间,丁汝奇将其移建于县府东侧传说中的“孔融点将台"上。
  孔融,在东汉时任北海相六年。在那群雄逐鹿、征战频发的年代,他在北海“收合士民,起兵讲武,崇尚道德,置城邑,立学校,显儒术,重农桑,举贤才”“德政惠泽北海既广且深”。他是古潍县文化发达的奠基人。潍县先民崇拜他由来已久,人们专门为曾在此主政过的官员建祠纪念,他是第一人。
  有关孔融在北海的故事流传很广。东汉献帝时,孔融坐镇北海。山东黄巾军一万多人在管亥率领下将北海城团团围住,要孔融交出一万担粮食,否则攻进城去,将斩尽杀绝。孔融当然不会交出粮食,但因敌众我寡不能出城作战,只得派人突围去向刘备送信求援。太史慈主动承担这一任务,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直奔平原。平原相刘备接到孔融的信后,立即与关羽、张飞点兵三千星夜驰援。刘备官兵到达北海城南,在擂鼓山下摆开战阵,关羽横刀立马站在阵前,张飞则在擂鼓山上擂鼓助战。黄巾军首领管亥亲自出战,不到10个回合,关羽便劈斩管亥于马下,刘备率军冲杀。站在安定门城楼上的孔融急令城内官兵出城内外夹击,黄巾军死伤惨重,四散溃逃。孔融率众在安定门外迎接刘备等众将士进城。第二天在相府东的高台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点将仪式。这个高台后来被称为“孔融点将台”。宋代为纪念关羽此战立下的头功,在高台上建了“关侯庙”。清代又将“孔相祠”移建在此。此处在今潍坊十笏园博物馆西北侧。

    论古堂 陈列三十先贤事迹激励后学
  论古堂亦称先贤祠,原在北城墙上、孔相祠西邻,宋政和四年(1114),由潍州太守韩诰与通守慕容倡建。
  论古堂为三间,是黑筒瓦顶硬山的宋厅堂式建筑,正门在中间凹进3尺。门上额匾“论古堂”三字为韩诰手书,堂内三面墙上悬挂着自汉代以来30位卓有建树的潍州(北海)籍名臣、大儒、高士的画像和简要事迹说明。论古堂建成后,莱州刘杲卿、潍州冯若德、宋材等于政和四年(1114)四月十五在堂西立“论古堂记”石碑一座。碑文中有“……登其堂俨然而望之,其严如秋霜烈日,其高如泰山北斗,可以兴好义之心,可以消鄙吝之情,如芝兰之熏染,与俱化而罔觉……”等等语句,尽述建此堂对崇敬先贤以励后人的教化意义。
  元至正十一年(1351),论古堂由奉议大夫潍州太守王居义与北海县尹刘师让重修。
  明成化十五年(1479)潍县知县宋兑在重修时,将论古堂与孔相祠合并,扩建为五间仿汉四阿黑筒瓦顶庙堂建筑。进深三间,前有担廊六立柱支撑。堂内贤人画牌增加9位,他们是朱邑、杜密、窦琰、李邕、赵居贞、许仲宜、杨美、张涛、韩诰。明万历十一年(1583),知县史善言将此移建于城西北角上,并在其前后植松柏数株。
北极庙
    传说较多,三月三庙会香火盛
   北极庙又称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宋大观二年(1108)由潍州知州李珪倡建。金大定八年(1168),建威将军潍州刺史满章古与州府提点杨忠倡捐重修。明万历十二年(1584)潍县知县史善言重修时,在此种植皂角树和桧树多株,此后住持道士又种植藤萝、石榴、金银花等。
  大殿三间坐北朝南,绿琉璃瓦边镶黑筒瓦硬山顶。正脊中有琉璃宝刹,两端有螭吻,斜脊上,琉璃仙人兽头,前出厦立黑柱四根。中间两柱上的对联是“宝剑锋利驰驱千邪归宇外”,“旌旗尽展招来百福赐人间”。据说这木刻对联是明代制作。
  大殿内正中塑真武大帝金色坐像,手持宝剑,赤脚踩着龟蛇。金童玉女手捧记录三界功过善恶的册卷站立两侧。墙上绘有真武从降生到升天的壁画,坐像上方悬挂“掌握玄机”横匾。
  在殿内一侧有两个石雕人像,俗称“石老石婆”,民间传说,谁身上有病,用艾香去灸石人身上相同部位,病就会好。在另一侧有一只木雕卧虎,是真武的坐骑,姿态祥和,民间误认为是“猫”,有“摸摸老猫不害眼”之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就来“摸老猫”。到了晚上,孩子们提着麒麟灯、狮子灯、花篮灯等各种灯笼,登城来“照老猫”。城墙上下灯光闪烁,由蹬道连成一片,远看犹如繁星点点、银河涌动,成为潍县城年节中一道奇特的景观。
  真武原是位太子,他不想继承王位,而是要练好武功,除尽天下恶棍妖魔。他在武当山修炼成仙,被玉皇大帝封为除暴安良的北方之神。
  农历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是真武庙会,城东北角内的马道成为集市,蹬道上人流拥挤。善男信女云集此处,进香朝拜。也有人借此登上城头,眺望远近春日风光。大殿前有一方形尖顶焚化塔,砖砌二层,高约八尺,下层烧香纸,上层香烟缭绕。大殿东有石碑10座以及道士居住的东厢房两间。在南院墙有南屋三间,中间为过堂屋,这里是道士与香客们论道之处。
  真武庙建筑群与东北炮台角楼炮塔,在树木藤萝掩映中连成一片,形成一组城头之上殿堂密集、苍翠幽深的神秘景观,引文人墨客在此吟唱:
  杜珏的《游真武庙感怀》:  玹门春掩绿荫多,与客分题壁上哦;隔岸烟波飞白鹭,断崖云水挽青萝;紫芝香动霓裳舞,彩树光浮华表歌;归兴不堪花乱落,荒城啼鸟奈愁何。
  陈调元步其韵又作一首:
  一上城头万景多,天风淡荡助吟哦;云开日明临金殿,尘净烟霞覆绿萝;旭射蓬莱蒸蜃气,风吹桧柏奏笙歌;丹丘近抵在城市,五岳束装欲若何。
  这里曾是香火兴盛、朝拜者众、游览者多的大庙。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因时常禁止登城而日渐冷落。此庙在1948年解放潍县战役中,被炮火夷为平地。
  真武庙原址在今潍城区和平路与东大街路口西南侧。
    南极庙、武昌庙
    鲜有记载,民初时两庙皆倾圮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出版的《潍县志》中的“城池图”上,标明南极庙在城西北角上,武昌庙在城西南角上。南极庙与东北角上的北极庙(真武庙)遥相对应。武昌庙与城东南角上的文昌阁,文武对应。但所有四部《潍县志》中,皆无南极庙和武昌庙的文字记载。
  据说,南极庙与武昌庙建于清初。南极庙内曾经供过老寿星,即“南极仙翁”。武昌庙内曾供过岳飞,又供过孙武。至清末民国初年,这两座庙已经倾圮,一直未修。南极庙原址在今潍城区月河路与东大街路口东南侧。武昌庙原址在今潍城区月河路与胜利西街路口东北角。
    三司庙
    县令上任需祭拜
    清官离去留靴子
 三司庙亦称关侯庙、三刚庙,在东门瓮城上,元元统元年(1333)由奉训大夫潍州知州姚智与北海县尹张从善倡建。历代修缮记载如下:
  明正德七年(1512)东莱节推官刘信与潍县知县李寿昌重修;明万历十二年(1584)潍县知县史善言重修时,增建了大殿前的方形碑亭,并在庙前后植树;明崇祯十年(1637),潍县知县邢国玺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潍县知县郑板桥重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潍县知县何镕重修。
  东门瓮城是一座方形瓮城,庙宇建在瓮城的北墙和东墙上。大殿三间坐北朝南,绿琉璃瓦镶边黑筒瓦硬山顶。正脊与斜脊皆绿琉璃瓦饰,前出厦四根大红柱支撑彩绘垂拱。殿堂肃穆恢弘,殿内端坐着关羽、包拯、海瑞塑像。据说建庙之初,只是供关羽的关侯庙,后来成了祀关羽、包拯、岳飞的三司庙、三刚庙。明末清初,将岳飞请出,换上了海瑞。大殿内山墙上,安置有存放清官官靴的格柜。
  大殿西有配殿一座,亦三间,黑筒瓦硬山顶,正脊斜脊瓦饰齐全。西一间是主持道士或和尚的住房,东两间是客厅。
  当时有规定,凡首次来潍任县令的人,不管是从哪个方向来,都必须从东门进城,进城门后先登上城头进三司庙祭拜关羽、包拯、海瑞。他们是“忠义、公正、廉明”的化身。然后才可沿东门里大街步行走过文庙,去县衙上任。离任时,也不管去向何方,都必须从东门出城。对于人们爱戴的清官、好官,送行的人们会要求他留下穿过的官靴,存放在三司庙中,以作为永久纪念。留靴的官员会感到荣耀,走的心情舒畅。若是贪官或庸吏,人们便不理他,走的灰溜溜的。这“东门留靴”与三司庙,起到了褒扬清官、贬斥贪官庸官的作用。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兴建朝阳桥,拆除东门外瓮城时,一并将此庙拆除。当时为保存庙内文物和历任官员留下的官靴,丁叔言出资在东门城楼以北30米处的城墙上,依女墙建了三间坐西朝东的二层楼房,作为专用仓库。此楼房在解放潍县战役中被炮火摧毁。
  三司庙原址在今潍城区和平路与东风西街路口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