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潍坊教育·资讯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快乐教师”心理培训来潍坊了
2014年1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乐教师”心理培训来潍坊了



  11月13日上午,临朐县蒋峪中学会议室里不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蒋峪镇7所中小学的老师在来自上海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邱超的带领下,系统学习了教育心理知识。他们表示,希望这种公益性心理培训课能多一些,让他们学会提升自己、改变与学生相处的老模式。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13日上午9时,临朐县蒋峪镇“快乐教师”乡村教师心理知识培训课正式开始。起初,现场不时充斥着低语声和电话铃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理咨询师授课的深入,现场逐渐安静下来,老师们像普通学生一样认真听着,记着笔记,不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来传递内心的赞同和期许。
  “你现在不刻苦学习,将来上不了大学,看你怎么办?”培训课上邱超提到在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讲到的类似的话,对此他并不苟同。他解释说,跟孩子谈未来怎么样,就相当于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压力。“许多孩子连一星期之内的事情都不考虑,让他考虑十年后的事,那岂不是对牛弹琴么。”邱超表示,要让孩子感到危机感,必须要建立孩子的前瞻性思维,让他为自己做好规划、对自己负责。
  蒋峪镇刘家营小学校长侯吉好既是一名英语老师,又是这次“快乐教师”公益心理培训活动的组织人之一。“虽然身为一名老师非常骄傲,但身为一名老师幸福感又很低。”侯吉好说,这也是他组织各位老师参加心理培训的原因。
  “教授知识,传播学问,这是身为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但是教课并不是老师的全部工作,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较少,使得孩子心理方面出现缺失,我们想帮孩子却不知该从何下手。还有教育各方面的评比、各种检查接连不断,长期下来,我们也似乎丧失了原来做老师的那份纯真和热情。”侯吉好表示,只有老师幸福感增强,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从而正面引导孩子。

引导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在提问环节中,中学老师刘陈针对自己家姑娘的现状提出了问题:“我孩子现在上高二了,虽然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但回家后也不跟我说话了,我同她说话讲十句才回一句,孩子只顾看电视拒绝跟我沟通,怎么办?”现场不少老师也附和道家中孩子都存在这个现象。
  邱超针对孩子拒绝与家长沟通的现象向老师讲解到,“孩子不是拒绝沟通,而是改变了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邱超老师表示,现在16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准成人”的阶段,孩子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但经济、心理又依靠着父母,这就使得他逐步改变与父母相处沟通的方式。
  “沟通,不只是用嘴,他的眼神、情感、举动都是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邱超告诫各位家长,不光孩子需要成长,家长也要成长,不要拘泥于原来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亲子状态。
  “应该怎么做呢?”面对各位老师的追问,邱超坦言道,这需要家长结合具体情况和他提供的模式自己揣摩,归纳出有效的办法。
逐渐改变教学和沟通模式
  心理培训课进入最后阶段,组织者侯吉好还在写着些什么,记者看到“孩子前瞻性的建立”被他圈出重点,写了不少感想和总结。“虽说幸福感还没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对孩子教育方面受到很大启发。”侯吉好对记者坦言道,他希望这种心理课程能多开办几次,系统学习后,能结合实际作出符合学校师生现状的教学模式和沟通模式。
  记者看到,现场40岁以上的老师占现场老师的一半以上,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们虽然疲惫,但依然为了孩子们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今年53岁的宗培成在蒋峪镇海尔希望小学教授语文。虽是一名乡村教师,但他依旧非常注重孩子心理方面的分析和教育。在没有来上心理培训课之前,他也经常自学教育心理学辅助自己的教学。
  培训课程结束时,不少老师纷纷询问邱超老师下次的授课时间,并表示这次授课时间太短暂,学到的知识很不够。在回收调查表中,记者看到多位老师在评价中写道:“讲课深入浅出,短短三个小时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能够提升自己能力。”   本报记者 王叶妮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