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重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您计划驾车出行的话,那么汽车轮胎的健康肯定是您最先需要关注的。一般情况下出行前我们总是关注汽车的机油和发动机的状况,汽车的轮胎往往是被我们忽视的部分。一旦行驶时轮胎不小心扎上了钉子,选择什么方式补胎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下面记者就领您看看目前几种主流补胎方法以及各种补胎方法的利弊和轮胎修补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注意:主流补胎的方法 轮胎补漏液 轮胎补漏液大家听起来会觉得比较新鲜,它一般是用于轮胎砂眼、慢撒气等微小轮胎损伤。由于补漏液不需要专业的工具和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只要提前将轮胎补漏液从气嘴的位置注入轮胎,所以轮胎补漏液也是目前最为简单的补胎方法。一旦轮胎被扎,只需要将扎胎物体拔出,轮胎内气压会将轮胎补漏液从破损处压出,就可以起到补胎的作用。但是轮胎补漏液对于轮胎大的损伤却没有作用,补胎后耐久度也不是很强,最重要的是轮胎补漏液会影响到车辆的动平衡并且腐蚀车辆轮毂。所以轮胎补漏液并不是一种非常好的补胎方法。 打胶条补胎法 打胶条这种补胎方法,它是前些年比较流行的补胎方法,由于不用拆分轮胎和轮毂,所以补胎后不用重新调校动平衡。但是由于此种方法容易出现慢漏气和胶条脱落的情况,轮胎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因此只能作为应急补胎的方法。 内部贴片法 内部贴片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补胎方式,大到专业的轮胎修理厂小到路边摊都在使用这种方法。优点是修补处很结实而且不伤胎冠,但是由于贴片贴在轮胎内部,而外部的洞口还在,残留在洞口的水会腐蚀轮胎内的钢丝,造成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轮胎的损伤较大,使用内部贴片补胎后,一些尖锐物体容易通过轮胎损伤处刺入贴片造成漏气。所以这种补胎方法适合较小的轮胎损伤。 蘑菇钉补胎法 蘑菇钉补胎可能对于大家来说还比较陌生,它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补胎方式。它的原理与使用步骤几乎和内部贴片法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蘑菇钉最后贴上的是一个很像蘑菇的橡胶钉。它是用一个类似蘑菇形状的橡胶补丁,从轮胎里面找准漏洞,把蘑菇根往外面穿出来,然后把露在外面的多余部分剪掉,里面部分用专用胶粘上。蘑菇根部分,可起到外补效果,而蘑菇叶部分相当于内补效果。 优点是由于破损部位彻底被堵死,所以也避免了水残留在破损处,减少水对轮胎内钢丝的腐蚀,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最好补胎方法。这种补胎方法唯一的缺点是价格成本较高,一般每次补胎的费用在100元左右。
提醒:补胎过后的那些事儿 由于汽车的轮胎对于安全驾驶非常重要,记者也特地采访了博润通汽修厂厂长贾会健,贾会健也向记者介绍了汽车补胎之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虽然补胎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很多情况下轮胎是不能被修复的。一般来说如果轮胎的侧面出现损伤,轮胎就不能被修复了;如果您的轮胎出现三个以上的伤口时,为了行驶安全这样的轮胎也不能继续使用,但可以将修补好的轮胎当做备胎来使用。对于补好的轮胎也应及时做动平衡的处理,防止车辆出现颠簸、吃胎的情况。此外,有些高档汽车在汽车中使用了防爆轮胎。对于防爆轮胎很多市民也存在误区,认为防爆轮胎不会被扎破也不会发生爆胎。其实防爆轮胎只是可以降低发生爆胎的几率,并且保证汽车在轮胎没气的情况下可以再安全行驶200公里左右。所以市民在使用汽车时不要被防爆轮胎的宣传所干扰,定期对汽车轮胎进行检查还是很重要的。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