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新常态 新亮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我市各级各部门治理露天煤场扬尘成效明显 编者按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既定任务目标,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本报自今日起将推出“盘点2014”专栏,对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滨海开发推进情况、全市生态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等9项重点工作进行综述报道,以总结经验、展示成果,进一步激发各级各部门及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12月4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自“三八六”环保行动开展以来,为有效防控城市扬尘污染,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我市各级各部门在露天煤场扬尘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城区69处大中型煤场、企业煤场和个人小型煤场中,有61处扬尘防治工作已达标,但仍有8家煤企煤场扬尘治理不达标。 城区61处煤场扬尘治理达标 据了解,城区内包括潍坊华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潍坊万潍热电有限公司、华潍热电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大中型煤场及个人露天煤场,扬尘治理均已达标。这些煤场都按照有关标准建设了煤棚,安装了喷淋、车辆冲洗设施,场坪进行了硬化,极大程度地防止产生煤场扬尘。 而有8家煤企煤场扬尘治理不达标,且全部位于潍城区,分别为潍坊舜天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煤场,其厂区北侧、东侧需建设防风抑尘网,大多数煤堆未覆盖,未安装喷淋、车辆冲洗设施;潍坊联运物资有限公司大型煤场,大多数煤堆未覆盖,未安装喷淋设施,场区内煤灰、粉尘较多;大恒洗选煤有限公司以西煤场、大恒洗选煤有限公司、西站煤场等3家中型煤场都建设了围挡,场坪已硬化,但存在煤堆未覆盖或覆盖不完全,未安装喷淋、车辆冲洗设施等问题;潍坊大鹏煤炭运销有限公司、老郭煤场、个人煤场(西站煤场以南)等三家个人小型煤场,虽对煤堆进行了覆盖,但未采取其他扬尘防治措施。 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据了解,我市发布的8类扬尘污染标准中,其中一项就是专门针对露天堆场的。 根据露天物料堆场扬尘防治标准,堆场单位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行保洁,并定时洒水降尘。堆场单位应优先考虑采用密闭措施,建设配备有收尘设备的物料仓、库。堆场的场坪、路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及时清理散落路面的煤炭、粉煤灰、水泥浆等物料。物料堆场外围应建设围挡、防风抑尘网等防风抑尘设施,防风抑尘网高度一般应高于场内物料堆存高度地15%-20%。堆场内应安装固定式自动喷淋设备,喷淋设备不留死角,必须覆盖全部堆场,有完整的喷淋设施使用运行记录。物料堆应覆盖防尘布、密目防尘网等防尘布料,装卸物料时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运输车厢应采取全密闭措施,严禁敞开式、半敞开式运输,杜绝沿途洒漏。堆场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专用场地,配备车辆冲洗保洁专用设施。对所有出场车辆进行全面冲洗,杜绝带泥、尘出场。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有关部门将以加强煤场扬尘日常管理为重点,推进煤场扬尘治理标准化、常态化建设,确保城区露天煤场各项扬尘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 韩镇 相关新闻 投入十亿元治理“黑烟囱” 本报讯 记者4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为治理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我市相继投入10.2亿元用于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等建设。 据了解,我市中心城区共有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企业19家,燃煤热电锅炉65台,锅炉总蒸吨位1万余吨,全部用于发电、工业生产和居民供热,供热布局相对“散乱小”。这些热电厂矗立着32根高烟囱,每年燃用煤炭700余万吨,是中心城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近年来,为治理这些大中型燃煤锅炉烟气污染,根据全市“三八六”环保行动和“提升市区”的总要求,相关热电企业投入大量环保资金用于燃煤锅炉治污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据统计,近年来相关企业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总投资达10.2亿元(不含日常运营成本),其中“三八六”环保行动以来完成投资7.6亿元,两项投入均占全市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同时,我市推行“煤改气”战役战果丰硕。全市建设燃气管网达150公里,新建压缩天然气加气站7座,总数达到54座。中心城区管道燃气普及率已达70%,27个乡镇实现集中供气,气化乡镇的比例达到43.5%。 (记者 韩镇) 近年来 我市投入10.2亿元,用于燃煤锅炉脱硫脱硝等设施建设 建设燃气管网 150公里 实现集中供气乡镇 27个 新建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7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