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15日上午闯入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市中心一家咖啡厅,劫持不明数量的人质,声称在咖啡厅及其所在的悉尼中央商务区共安置了4枚炸弹。澳大利亚政府把人质劫持事件定性为恐怖挟持。晚间,悉尼警方对咖啡馆发起攻势,解救行动最终造成2死3伤。
事发地位于悉尼繁华地带 事发地位于悉尼中央商务区,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及澳大利亚两家最大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邻近新南威尔士州议会大楼。临近圣诞节,通常会有不少人到这里购物。咖啡厅位于银行区和商场区交界处。 当地记者克里斯·肯尼告诉《悉尼先驱晨报》,他在劫持事件发生约20分钟前到过那家咖啡厅,后来听其他目击者说,咖啡厅的自动感应门已经关闭。 “一名女士说,刚买好外带咖啡出门后,她试图进入咖啡厅,但门已经打不开,显然,有人刻意关闭自动感应门,以阻止其他人进入。”肯尼说,“她随即看到有人在(咖啡厅)里面拿出一支枪……她说枪是从一个蓝色包中拿出来,室内人员被要求举起手来。” 自称在这家咖啡厅工作的男子布鲁诺说,他原本上午10时到咖啡厅上班,但到那里时已经进不去。 当地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数名人质被迫举双手按到临街的窗户玻璃上,一面印有宗教口号的白字黑色旗帜清晰可见。 关于人质数量,外界尚没有确切数字。《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事发时,咖啡厅内有大约20名顾客和店员,武装人员至少1人,也有报道称有2人。
已有五名人质成功逃出 事件发生大约6小时后,3名男性人质突然从咖啡厅的消防出口出现,逃向警方。不久,两名女性人质先后从咖啡厅逃出。她们身穿围裙,应该是咖啡厅服务员。 当地圣文森茨医院发言人戴维·法克托尔说,脱险人质中,仅有一名男性人质被送往医院接受观察,目前“状况稳定”。 新南威尔士州警察部门高官凯瑟琳·伯恩说,警方没有获得任何有关人质遭到伤害的信息。 伯恩说,警方谈判专家正在与劫持者对话,“我们还没有确认这就是一起与恐怖主义有关的事件……我们正适时应对”。 澳当地媒体“第十频道”晚些时候通过微博客网站“推特”发布消息,称已经与两名人质取得联系。他们证实,劫持者在店内提出两项要求,分别是要当局送一面“伊斯兰国”旗帜到咖啡厅,以及与澳总理阿博特对话。 “他们(人质)还说,劫持者安置了4枚炸弹……两枚在咖啡厅,两枚在悉尼中央商务区。”消息说。 警官伯恩晚些时候说,警方正密切关注社交网站上有关劫持者要求的报道。
始发地周边大规模疏散 早些时候,当地电台主持人雷伊·哈德利声称曾接到一名男性人质的电话。当地时间下午1时(北京时间10时)左右,这名人质在劫持者要求下用手机给哈德利打电话,转达劫持者希望让人质通过电台直播讲话的要求,但遭到哈德利拒绝。 哈德利说,这名人质从声音判断“异常冷静”。通话中,他可以听到劫持者在旁边提出要求,“我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因为我不是专业谈判者,没有这方面经验……会有人专门同人质以及劫持者对话,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按照哈德利的说法,劫持者当时似乎是在谈论“参与其中的其他行动人员”。 哈德利接完电话后已将情况通报新南威尔士州警察部门主管安德鲁·西皮奥内。西皮奥内说,他认同哈德利的做法,不应该让人质通过电台讲话。 出于安全考虑,悉尼市部分大楼实施疏散,数以千计上班族被要求返回住所。实施疏散的主要建筑包括悉尼歌剧院、州图书馆、“第七频道”办公楼、新南威尔士州议会行政办公楼、州最高法院刑事法庭和数个法院。 澳洲联邦银行、西太平洋银行等银行宣布,其在悉尼中央商务区的分支15日全天关闭。当地教育部门官员证实,悉尼所有学校已经获得有关人质事件的通报,被要求维持“白色”级别的封锁状态,即学校人员不准离开校园。
进展 解救行动造成二死三伤 澳大利亚警方15日下午举行发布会称,谈判专家已经控制了形势,正与劫持者沟通。 澳大利亚当地媒体15日报道,悉尼人质劫持案一名劫匪的身份曝光。他名为莫尼斯,是悉尼居民,出生于伊朗,曾被指控谋杀前妻和性侵。 报道称,莫尼斯今年大约50岁,出生于伊朗,1996年以难民的身份流亡至澳大利亚。他自称是和平主义分子,曾向在阿富汗战死的澳大利亚士兵家属发送恐吓信,信中对战死的士兵进行了诅咒。莫尼斯为此被判社区劳动。 去年,莫尼斯涉嫌谋杀前妻,将其杀死后又焚烧了尸体。今年,莫尼斯被指控对一名女子进行性侵犯。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把人质劫持事件定性为恐怖挟持。 15日晚间,悉尼警方对咖啡馆发起攻势,劫持案现场警方两度与劫持者交火,人质被陆续救出,解救行动结束,解救行动最终造成2死3伤,警方还在跟劫匪进行进一步谈判。 ◎新闻链接 “美同伙”标签 令澳安全恶化 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咖啡店发生人质劫持事件的电视图像显示,多人遭劫持,从咖啡店的窗户里伸出了写有疑似阿拉伯文的黑色旗帜。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事件是否与恐怖袭击有关,但毫无疑问,澳大利亚近来的安全形势难言乐观。 种种迹象表明,在全球不稳定因素此起彼伏的骚扰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还可以成为绝对安全的“净土”。 近一年多来,“伊斯兰国”迅速崛起,借助新科技拉拢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人入伙,并将极端手段“反刍”到西方世界。此后,由美国牵头的打击“伊斯兰国”联盟成立,澳大利亚加入了该联盟。加之该国在诸多政策上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澳大利亚因而容易被贴上“美国同伙”的“标签”。 这或成为澳大利亚近来安全处境不妙的推手。 当前,澳大利亚深深感到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国”展示了不同于“基地”组织的巨大影响,其溢出效应已渗入澳境内。 9月下旬以来,澳反恐部队接连在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等主要城市破获数起恐怖袭击计划,恐怖分子密谋在悉尼闹市区公开斩首平民,甚至图谋袭击澳联邦议会和阿博特本人。 澳大利亚奉行多元文化,接纳了大量中东移民。西方情报机构普遍认为,“伊斯兰国”运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在西方社会大肆招募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赴叙利亚和伊拉克参战,或鼓动他们在本国发动恐怖袭击。 据估计,目前约有67至70名澳大利亚籍公民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与恐怖分子一同作战,而且已有部分人返回澳国内。随着美国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不断推进,澳方对可能面临的恐怖威胁愈发令人忧虑。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