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好人频上门兆福请放心
2014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人频上门兆福请放心
  ◥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右)为张兆福的父母送去1万元救助金。



  连日来,本报多次报道了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山口村的村民张兆福不幸遭遇车祸,他的亲人决定捐出他的器官。此事引起社会各界不少好心人的关注。12月24日,潍坊市红十字会、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安丘传统文化义工、安丘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来到张兆福家里,给他的父母和孩子送去了救助金、鸡蛋、棉衣等物品。同时,记者还了解到,张兆福的肝脏和肾脏已让三位患者成功进行手术,得到了重生。
  好心人送来钱物
  24日上午10时许,记者和潍坊市红十字会、潍坊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等来到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山口村。
  “兆福真是一个好人,不仅孝顺,而且乐于助人。”几位村民对记者说,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张兆福这么年轻就走了,而且走后还为社会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他们都很佩服张兆福一家人。
  记者来到张兆福的家里,这是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看起来并不是很富裕。张兆福的父母坐在炕上,苍老的脸上满是悲伤,他们还没有从失去儿子的悲痛中走出来。
  “这是我们医院专门为您二老和两个孩子申请的1万元救助金,是医院的一点心意,以后给您和孩子们作生活费。”当市人民医院医疗部医务主任王天民把1万元现金还有大米、花生油、鸡蛋等生活用品交给两位老人时,他们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当天,安丘传统文化义工们也为老人送来了1000元捐款,还送来了“平安果”、鸡蛋,给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送来了手套、棉衣,给孩子送来了崭新的课外书等物品。安丘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义工们还专门为张兆福的两个孩子办理了“孤儿证”手续,以让孩子享受到救助金。还有一位好心人为张兆福的父母送来了600元钱。
兆福家人心存感激
  “这段时间,经常有好心人来家里看望老人和孩子。前两天,安丘的好心人张先生还送来了1000元钱,这让我们非常感激。”张兆福的妹夫曹佃亮对记者说,好心人都是从《潍坊晚报》上看到报道后,一路打听才找到这里,他们非常感谢好心人对兆福孩子和父母的帮助,也非常感谢晚报对张兆福及其家人的持续关注。
  “兆福走后,邻居们也经常来帮助我们,我们的小孙女妮妮现在上学、放学,都是由一位好心的邻居帮忙接送的。”张兆福80岁的父亲张正义对记者说,他们帮张兆福做了捐器官的决定,就是想让张兆福在挽救别人生命的同时,他的器官也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就如同他还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如今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他们,他们心里非常感激。
器官救了三个人
  市人民医院医疗部医务主任王天民对记者说,张兆福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已让三位患者成功进行了肝脏、肾脏移植手术。目前,三位患者恢复良好,过几天就能出院,是张兆福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
  当他们得知张兆福的妻子去世,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及年老的父母,家庭非常贫困时,医院领导决定免除张兆福在医院救治时全部的医药费、治疗费。同时,还专门为张兆福的父母和孩子申请了1万元的救助金。
  潍坊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自2010年初以来,全国累计完成器官捐献3000例,捐献器官7000多个,70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因此得到医治。然而,我国人体器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体器官来源不足成为制约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2012年以来,我市出现8位器官捐献者,张兆福就是第8例。他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加入到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来,让那些期盼得到器官移植的患者早日重获新生。同时,像张兆福一样的器官捐献者,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济南市内的山东福寿园器官角膜捐献纪念碑上,人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善良举动,家人也可以到那里祭奠他们。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张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