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大学生陷“人在证途”
2014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陷“人在证途”
部分人误认为证多代表实力强,更易找工作
  大学生考的部分证书。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在校大学生为提高自身含金量和就业竞争力,纷纷加入到各类考证的征途中。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大学生证书数量达上百种,高昂的培训费、教材费还加重了考证负担。业内人士提醒,大学生应参加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考证,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调查 大学生忙于考证
  据了解,目前可供大学生考试的证书已超百余种,主要分为三类:通用型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类证书在工作考核中经常被用到,成为大学生考证的“必修课”;能力型证书,如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证书、雅思成绩证书等,此类考证人员一般是对自己未来有了一定规划,有针对性的参加考试;另一类是职业资格类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物流师资格证书、国家司法考试证书等,此类资格证书用途范围最广、种类最多。
  记者近日在潍坊多家院校采访发现,除了大学必考的证书外,大部分学生在考证时一般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考证方向。学习会计学专业大三学生陈品品告诉记者,现在她手里已经有了5张证书。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证。陈品品表示,未来她还打算考注册会计师证书。
  为什么要考这么多证呢?不少受访者一致认为:证书越多代表实力越强,找工作会更有优势。
提醒 考证要有针对性,避免浪费
  记者采访发现,考证花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的张丽除了大学“必修”的证书外,还考了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机动车驾驶证等,包括教材费、考试费等算下来,考这几个证已经花去她近万元。
  很多大学生认为多一个证能多条出路,但全面撒网考证的结果是,可能造成考了很多证却用不上的状况。
  潍坊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的高明芹主任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应聘者的“实用性”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实用性不仅是看证书有多少,还表现在应聘者的谈吐修养等方面。
  “比如律师职业,我们在招聘过程中除了会考查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司法考试成绩外,还会看应聘者其他专业素质,比如口才等方面的能力。”高明芹表示,只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才能取得律师资格。她还建议,当代大学生规划好未来就业方向后,也要了解该行业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的考证,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本报见习记者 高旭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