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貂收成跌大半全市产值40亿降至14亿,政府引导加速升级 |
|
|
|
养殖场内的水貂。 |
|

|
|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诸城市畜牧局了解到,诸城市支柱产业养貂业今年遭受重创,产值由去年的40亿降至今年的14亿,降幅高达65%。遭重创后的诸城养貂业正在“寒冬”中求生存。 2013年诸城市存栏的水貂种貂483万只,出栏水貂达到1570万只,占诸城市特种动物出栏量的84%,产值达到40亿。今年诸城市出栏水貂初步统计为1400万余只,产值却只有14亿。“去年水貂的平均价格为260元/只,而今年价格却跌到平均100元/只。”诸城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正是由于雪崩式的降价导致今年诸城养貂业损失惨重。 据了解,诸城已有40多年水貂养殖的传统,近几年规模和养殖数量更是迅猛增加,密州、龙都、舜王等乡镇街道更是形成了多个大中型专业养殖小区,成为中国重要的水貂等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毛差一线,钱差一万。”养殖户都知道,毛皮动物生存环境好,产出的毛皮质量就会高,“毛皮质量的微小瑕疵对价格影响巨大。国际上最好的水貂皮在600元左右的时候,我们也只能卖到200元左右。”诸城一位貂农说。 而与国外同行相比,养殖户分散式的庭院养殖,无法给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取皮技术落后也导致毛皮效益不高。 在诸城市畜牧局副局长郑茂乾看来,诸城养貂业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此次行业“寒冬期”充分暴露出来。 郑茂乾认为,近年来养貂业收益高,大量资金过度投入到养貂行业,导致诸城的水貂养殖业发展过热,规模过度扩张,貂皮产量明显供大于求二是诸城养貂业品种单一,目前普通黑貂比例高达95%以上,而黑貂皮的质量及价格要远低于白貂皮和彩貂皮三是饲养管理模式相较于发达国家极为落后,加工等一系列技术非常原始。 郑茂乾告诉记者,去年诸城仅水貂一样产值就达到40亿元,在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低潮期后,诸城的养貂产值将严重缩减。现在诸城市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速养貂业升级。 (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