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今日关注 |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王文东和他收集的部分毛主席图像。 |
|

|
|
王文东痴迷收集毛主席图像,14年收集了140余幅 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21周年纪念日。当天,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王文东告诉记者,14年他跑了大江南北多个城市,收集了140余幅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毛主席图像,他收集毛主席图像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幅图像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展现了他对红色收藏的独特情怀。 办公室挂满图像 12月26日,记者来到王文东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办公室。办公室墙面上挂满了毛主席图像,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 记者注意到,墙面上悬挂的毛主席图像主要分为宣传类和历史类。今年56岁的王文东告诉记者,宣传类的毛主席图像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毛主席思想。而历史类的主要是抗日战争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毛主席图像。“宣传类的毛主席图像比较普遍,而历史类的图像则比较少,收集起来比较麻烦。”王文东告诉记者。 “这些毛主席画像是我用十几年的时间收集的,总共140多幅。”王文东说,出于内心的敬仰,他收集毛主席图像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每次去北京,都到古玩市场“淘宝” 2001年,王文东经过潍城区青年路与人民街交叉口一个古玩地摊时,看到了两张毛主席图像。“这两幅图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背诵毛主席语录的记忆。”王文东告诉记者,与摊主讨价还价后,他花20元买下这两幅图像。 买到了这两幅图像后,王文东开始了收集毛主席图像之路,为此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王文东告诉记者,为了收集更多的毛主席图像,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到北京、上海、济南、南京等地方“淘宝”。 “毛主席图像在北京比较多,我每次去北京都会到当地古玩市场寻找毛主席图像。”王文东告诉记者,2010年他在北京一处古玩地摊上,发现了两幅毛主席在建国后访问苏联的黑白图像。“当时我一眼就看中了,不过另一名爱好者也想买这两幅图像。为了买到这两幅图像,我们两人争了起来,本来一张不到30元的图像,涨到了200元,最后对方看我铁了心,便主动放弃了。”王文东说。 “这不仅是140多幅图像,更是红色历史中的140多个故事。”王文东凝视着这些图像说,如果遇到不知道历史背景的图像,他便会查阅资料,直到弄清楚为止。 如今,每当有人来到王文东的办公室,他都会向客人介绍图像背后的历史故事。“这是1949年1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在一起的合影。”王文东指着一幅图像告诉记者。
有人想高价全部买下,被他拒绝了 “收藏毛主席图像这么多年了,这些图像早已经成为了我精神上的寄托。”王文东说,曾经有不少收藏者听说他收藏了很多毛主席图像,纷纷前来观看,其中有一名收藏者想高价买下这些图像,但被王文东拒绝了。“收藏毛主席图像不仅是一种个人爱好,这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王文东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收集更多的毛主席图像,王文东几乎跑遍了市区所有的古玩市场。每收集到一张毛主席图像,他便想办法了解透其中的历史。 如今,在收集毛主席图像的同时,王文东又开始收集毛主席语录和诗集。“毛主席不仅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词是时代的写照。毛主席语录和诗词也是一笔宝贵财富,下一步我准备收集起来,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王文东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