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艾滋拆迁队,靠熟人揽“生意”
2014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艾滋拆迁队,靠熟人揽“生意”
  2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艾滋病患者尹某(左)和闫某在讲述自己的近况。
     25日,王向财讲述自己的近况,他曾参加过艾滋病拆迁队。



河南一些讨债和拆迁公司雇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多年前就有
  近日,一群自称艾滋病患者的人员住进待拆迁的河南南阳市三厂小区,恐吓居民。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艾滋病拆迁队”到三厂小区后,已有十几户人家因为害怕搬走了。25日,南阳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目前“艾滋病拆迁队”主要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具体案情正在调查中。
  2010年,记者曾接到河南一起雇佣艾滋病人参与强拆的举报,并走近当地的艾滋病人群体,调查该强拆事件。25日,记者回访了当年采访过的艾滋病人。
公安人士
艾滋拆迁队 十年前就有
  25日,南阳公安机关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早在十年前他就接触到讨债公司和拆迁公司雇佣艾滋病患者的情况。他介绍,一旦接到讨债业务,艾滋病患者就会天天跟着债务人,并出示病例卡。若债务人躲在家里,他们会朝住户家门口吐口水,骂脏话。若再不给钱,他们还会掏出一针管酷似血液的红色液体威胁债务人。
  对于艾滋病患者做出一些涉嫌违法的事,该公安人士说,公安也很难处理,如果抓了的话,连关押条件都没有,而送医院对艾滋病患者而言并不算处罚。
有“生意”时临时打电话找人
  王向财是驻马店汝南县一位艾滋病患者。25日,王向财告诉记者,因为地理位置接近,他和多名艾滋病患者此前在政府为艾滋病患者举办的医疗培训中互相结识。王向财称,他通过此渠道认识的“病人”不下300人。
  王向财说,患者之间并没有谁专门出来牵头组织这些生意,都是有需要帮忙时就临时打电话找人。一般是“熟人介绍熟人”。他说,艾滋病患者是见不到生意背后的“大金主”的。“大金主”不出面,由“喽啰”找人,酬金也通过“喽啰”支付。
  王向财介绍,除了当年那次艾滋拆迁,2013年年中,他还参加过在正阳县的一次拆迁。那次拆迁也是因为开发商和老百姓在拆迁补偿上没有达成一致,开发商想强行施工。当时一天酬金400元,包吃。请了大约五六十个艾滋病患者,各个县的都有;其中汝南县的有20多个人,坐了4辆面包车赶过去。
  肖三(化名)是驻马店平舆县的一位艾滋病患者。他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说,他一年会碰到三四次收账的生意,打电话叫几个病友走一趟,不需要动手,到场就行。一般小账去五六个病人,大一点的十来个。本地不够的话,外县病人多,“你要多少,就能拉来多少。”“法院解决不了的话,讨债公司就让我们去。”
  王向财表示,不仅本地,北京、上海、广州,他们也去。
活轻松又挣钱,患者都愿意接
  肖三的房子是1991年盖的,盖好后就再未翻新过,即便在艳阳下也昏暗无光。堂屋中间贴着观音像,肖三说,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烧香拜佛,不求身体健康,只求财。
  上世纪90年代,河南驻马店地区出现大规模非法卖血活动,因而成为中国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病毒最严重的地区。肖三就是在那时因卖血被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2007年,肖三老发烧总好不了,验血结果为HIV阳性。他的堂哥因艾滋病于1999年去世,亲哥因艾滋病于2001年去世,全系卖血感染。
  朋友们瞬间消失,除了他的看门土狗。他新认识了很多朋友,大部分是附近的艾滋病患者。肖三和他的朋友们自称“病人”、“带病的”。
  肖三介绍,许多病友身体虚弱,干不了重体力活,进厂当工人过不了体检关,做小生意没人敢买,做大生意又没资本,生活十分窘迫。他也干不了重体力活,就花5000元买了辆小面包车,2010年时,他靠开车送村民进城赶集挣点生活费。
  王向财平时靠打零工补贴家用。他说,帮讨债公司收账,或帮拆迁公司站场的活,既相对“轻松”,又能补贴生活,患者们一般都愿接这种“生意”。 据《新京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