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我们的节日·元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我们的节日·元旦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元旦
 
标题导航
过节有人想着俺,心里挺暖和
2015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节有人想着俺,心里挺暖和
  农民工们围坐在一起享用大餐。



峡山区一农庄老板宴请附近农民工,三十多人共庆新年
  1月2日中午,在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潍胶路与潍峡路交叉口附近一家生态农庄内,老板陈希刚正宴请农民工,30余名工友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享用着新年大餐。据陈希刚介绍,七八年前他也是一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对农民工工作的辛苦深有感受。这次请附近工地农民工吃饭,陈希刚就是想慰问一下这些农民工,让他们开心地过个节。
农庄请客,附近农民工坐了四桌
  1月2日中午,在位于峡山区潍胶路与潍峡路交叉口附近的清荷园生态农庄内,不少农民工三五结伴地来到大厅的圆桌前入座,饭菜还没上来,大家先凑在一起聊起了家常。
  “我们就在不远的工地上干活,听工友说这里的老板请农民工吃饭,我们干完活就过来了。”几名在峡山区滨湖绿城项目工地打工的农民工笑着说,他们工地上有不
少外地工友,但是都已经放假回家了,而家是我市各个县市区的工友都留下来继续干活,虽然他们离家不算远,但却不能回家过元旦。“真没想到,还有好心人在过节的时候想着我们,心里还是挺暖和的,我们工地上今天来了20多个人。”一名农民工告诉记者。
  大厅3个圆桌和一个包间差不多坐满时,农民工都照着菜单点了自己想吃的菜。不一会儿,饭菜就被端上了桌,农民工开始享用起这顿充满爱意与感动的新年大餐。
跟工友过节,女监理也来凑热闹
  来吃饭的农民工兄弟中,几名女性的身影十分惹人注目。26岁的卢女士是滨湖绿城项目工地的监理,当天是跟着工友一起来的,她被安排在了包间内。“我是从网上看到这里的老板要请农民工吃饭的,看到消息时,心里挺感动。来了之后发现,老板招待得很周到,我们吃得很好。”卢女士说。
  卢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工地上已经工作了3年,她所在工地上的工友来自全国各地,虽然她没有直接从事工地上的体力活,但是每天和工友们待在一起,他们吃的苦受的累,她都能感受到。
  “现在工地上大部分人已经放假回家了,不过内部装修工作还在继续,所以还有部分农民工没法回家过元旦。”卢女士告诉记者,她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多工友一起过节,大家吃得都挺高兴的,从心里感谢陈老板。
老板曾在外打工,对农民工有感情
  清荷园生态农庄的老板陈希刚说,没开农庄之前,他也是一名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七八年前他曾到四川、贵州等多地打过工,打工期间学了一点技术,后来就回家开了这个农庄,现在他对在外打拼的农民工特别有感情。“不少农民工离家挺远的,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在元旦、春节这些节日时,会格外想家。”36岁的陈希刚说,当年他在外打工的时候,想家的时候也只能忍着。
  “在外打工的人都不容易,我之所以会举办这个活动,就是想为农民工做点事情,感谢他们这一年辛苦的付出。”陈希刚告诉记者,早在十多天之前,他就开始通过网络等方式邀请农民工到他的农庄吃饭。“元旦假期他们没法回家,我就请他们吃顿饭,大家聚在一起过个新年。”陈希刚说。看到农民工吃得开心,一直忙着张罗饭菜的陈希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让农民工吃得舒心,陈希刚特意将农庄的整个大厅都留给了他们。“总共来了30多名,具体我也没有数过,只要是农民工过来吃饭,我都欢迎。不管他们想吃鱼,还是想吃肉,我都提前准备好了,尽可能地满足他们。”陈希刚说。
   文/图 本报记者 窦圆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