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今日关注 |
第03版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人工耳蜗充电器丢了,老人急得直抹泪 |
老人3日下午曾乘坐36路和1路公交车,希望好心人捡到后能送还 |
|
|
刘德香丢的小包与吴女士的这个一模一样。 |
|

|
|
本报讯 1月5日,老家坊子的刘德香向记者求助,3日下午她和孙女从老家回潍城区时,将装有人工耳蜗充电器的黑色小包丢了,如果找不回来,重配需花1.5万元左右,而这对有3位聋哑人的刘德香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帮忙寻找一下。”刘德香泪眼婆娑地说。 5日上午,记者在潍城区福寿西街与苗圃二路交叉口附近的一间出租房里见到了刘德香,她来找几位在潍城区聋儿语训学校陪读的聋哑儿妈妈帮忙。 刘德香告诉记者,孙女孙娅妮在潍城区聋儿语训学校学习,所以她在潍城区卧龙桥社区租了一间平房陪读。她来找陪读妈妈吴女士等人,就是想请大家帮忙找一找丢了的人工耳蜗充电器。 “3日下午3点半左右,我们坐36路公交车从坊子老家到了潍坊火车站,在火车站转1路到了苇湾社区,下车不久打开包找电池的时候发现装有人工耳蜗充电器和电池的小包不见了。”回忆着当天的情况,刘德香眼泪止不住。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和娅妮一样在语训学校学习。得知娅妮的人工耳蜗充电器不见了,大家都很着急,通过微博、微信发布了寻物启事。 刘德香说,她的儿子儿媳都是聋哑人,孙女从7个月大开始,就一直由她照顾。“孩子从小就听不见,好不容易去年通过政府项目戴上了人工耳蜗,才听见了声音。” “丢的那个装有人工耳蜗的小包和这个一模一样。”吴女士边说边拿出一个黑色的小包。记者看到黑色小包是单肩包的设计,背包的一角绣着一个蓝色的圆圈,圆圈内绣着蓝色的“AB”两个字母,打开之后,里面有一根黑色的直充电源线,一个类似于插排的长方形物体,就是耳蜗的充电器,可以同时给四块电池充电。 几位陪读妈妈说,好在几家的人工耳蜗是同一个牌子,电池倒着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刘德香老伴得知情况后,4日一早就从老家出发,沿路一直找到火车站,路边的垃圾箱都翻遍了,也没找到。“打客服电话问了一下,光充电器就3000多元,一套得1.5万元左右。”刘德香唉声叹气地说,如果要重新购买,一家人不吃不喝起码也得等上一年。她觉得对不起孙女,希望好心人捡到能给送还。 (记者 窦圆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