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当小学生用上了手机……
2015年0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小学生用上了手机……



家长多是为了获取孩子动态,专家建议谨慎给孩子配手机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使用人群正在向低龄化转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甚至小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部分家长表示,给孩子配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联系。对此,相关专家表示,给小学生配手机能让家长获取一种安全感,但十几岁的小学生自制能力并不强,不一定能抵制住智能手机的不利影响。如果你是一位学生家长,是否会早早地给孩子配手机呢?

调查 二年级开始用手机
  近日,记者采访了城区部分小学的多名小学生。一名三年级小学生李宇涵告诉记者,他们班里没有人带手机,也不敢带手机。“我们老师不让带手机,如果被发现,就评不上三好学生了,不过五六年级的大同学可以带手机。”李宇涵说,他妈妈管得很严,自己很少拿爸妈手机玩,如果在学校有事可以用老师的手机给爸妈打电话。
  “我们班里有带手机的,他们一般中午都回家吃饭,因为老师不让带手机,所以他们平常在学校都不敢拿出来。”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邢怀玉说。
  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上二年级时就给他买了一部手机,是班里第一个用上手机的学生。如今,手机成了母子二人不可或缺的联系工具。“其实老师不让孩子带手机,有些带手机的学生也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我和老公平日里很少在家,孩子放学了我们还经常在加班,没法跟其他家长一样按时接送孩子,孩子放学后都是自己回家,家里又没有固定电话,所以才给儿子买了手机。”张女士说,在她看来,孩子放学后只是用手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学生家长
支持派 联系方便,能确定孩子是否安全
  近日临近中午放学时间,记者分别在城区两所小学门口随机采访了20位家长,询问他们是否给孩子配上了手机。其中,有5位家长表示已经给孩子配置了手机,而剩余的家长都表示暂时不会给孩子配手机。
  一些家长告诉记者,他们给孩子配备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孩子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联系获取孩子的动向。“我家孩子已经上6年级了,放学都是自己回家,怕孩子放学再遇上什么突发状况,所以才给他买了手机,主要是让孩子给自己报个平安,平常有什么紧急事情也方便联系。这样一来,我们做父母的也会踏实很多。”采访中,一位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儿子买的手机功能很简单,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不能上网,也不能玩游戏。“据我了解,他们班里用手机的不止他自己,我觉得给孩子配不配手机不重要,关键是孩子怎么使用,只要不能上网,不能玩游戏,不会影响到学习就行。”李女士说。
  “他爸妈早就给他买上手机了,但手机好像不能上网,只能打电话。”60多岁的刘先生说。刘先生的孙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据他回忆,他的孙子用上手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么早用上手机有没有考虑到不利影响?对此,刘先生表示,一开始他也持反对意见,觉得孩子太小用手机不合适,后来发现孙子的一些同学也有手机,而且手机的上网功能被关闭。另外一位来接孙女的韩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孙女与刘先生的孙子在一个班,也用上了手机。“按照学校规定是不能带手机的,但是只要课堂上不玩手机,放学后可以跟家长联系也是完全可以的。”韩先生说。
反对派 自控力差,担心玩手机游戏上瘾
  一些家长赞同孩子用手机的同时,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孩子过早用上手机会影响学习,反对给孩子配备手机。学生家长王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我闺女现在上小学二年级,我都跟她说好了,等她考上大学后再给她买手机。”在王女士看来,学生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尽管手机可以方便联系,但是如果手机连上网,难免会接触一些不良信息,一旦误入不良网站,后果不堪设想。
  部分家长表示,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一部手机可以打电话、听音乐、看电子书、玩游戏等,而小学生年龄太小自控能力差,如果配上手机很容易玩上瘾。学校本来就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如果孩子平常有事需要跟家长联系,完全可以借用班主任电话或用校园里的固定电话。另外,给孩子配手机反而会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弊大于利。“长期玩手机对视力也不好,手机有辐射,还可能对孩子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家长王艳说,她的儿子性格比较浮躁,不适合带手机。“我们家的孩子太调皮,总是丢三落四,买了手机可能过不了几天也就丢了。”王艳说。
  除了小学生,手机席卷校园的情况在中学内更为突出。“我闺女现在读初中,她说班里有同学偷着带手机,但是我一直坚持没给她买,我觉得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还是有些不妥,尤其是智能手机,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上瘾。现在的大学生或者年轻人,不管是坐公交车还是过马路,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处都是‘低头族’,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一位学生家长说。
专家 手机要简易 影响降最低
  小学生带着手机入课堂,老师有什么看法呢?潘老师是城区一所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有5年的时间。他告诉记者,他的班里有几个学生是带手机的。“这几位学生的家长都找过我,主要是都顾不上接孩子,担心孩子安全,他们配置的手机也都是不能上网只有打电话的功能。”潘老师说,对于学生带手机的问题也不能全令禁止搞一刀切,有些家长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就是要求给孩子配上手机。“在家长会上,我也多次跟家长讨论过这个问题,还是建议家长慎重选择,如果确实有需要,最好提前跟班主任沟通。”潘老师说。
  针对家长给小学生配置手机问题,我市教育专家贾力表示,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目的无非是获取孩子的动态,担心一些不安全因素,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因而通过电话获得安全感。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未必就愿意如此被掌控。“其实给孩子配手机,方便的是家长。另外,给孩子配手机在获取联系的同时,孩子可能会用手机满足其他需求,比如晚上偷着与同学聊天,偷着下载电子书,上网等等,会对孩子带来不利影响。”贾力说,即便不给孩子打电话,他也会照顾好自己,还会增强独立能力。
  “如果我是小学生家长,我不会给孩子配备手机,即便要给,也只能给孩子使用只有通话功能的简易手机,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贾力说。  本报记者 刘江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