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今日关注 |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工作人员在给肖莉颁发荣誉奖章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
|

|
|
本报讯 2014年12月30日,本报以《配型成功,这是我的幸运》为题,报道了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22岁大学生肖莉与一位患有白血病男孩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事情,1月9日,肖莉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1月11日,肖莉在父母的陪同下,回到了老家湖南。 1月12日,记者电话联系了肖莉,她表示现在自己身体状况很好。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感觉心里很踏实。 记者了解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给肖莉颁发了荣誉奖章和“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被捐献者还给肖莉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是相关工作人员来取造血干细胞时,患者家属专门托工作人员捎给肖莉的。肖莉还回赠了那名8岁的男孩一个风筝,祝他早日康复……”潍坊市红十字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肖莉看到患者的这封信后,不仅她自己,她的父母也很感动,都认为这样做非常值得。 肖莉是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去年10月份,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今年1月4日,肖莉的父母陪同肖莉来到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准备,1月9日上午,肖莉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经过3个多小时,肖莉成功捐献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肖莉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以前,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救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她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她也希望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的队伍中来,让大家一起来传递正能量,挽救更多的白血病患者。(记者 刘晓梅 张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