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贵人”相助,草根剧团硬气了
2015年0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人”相助,草根剧团硬气了
  兴鸢吕剧艺术团演员孙立华在表演节目。  曹家巷社区的居民们看得有滋有味,不时送上掌声。



14家社会文艺团体得到市艺术馆扶持,圆了“表演梦”
  长期以来,缺钱、缺物、缺政策等短板,一直都是困扰众多社会文艺团体进一步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受这些因素掣肘,文艺团体的社会演出之路每一步都举步维艰,难以发挥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接地气”、“近百姓”的优势。为此,2014年7月份,潍坊市艺术馆从免费开放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重点扶持14家社会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演出60余场,圆了它们的“表演梦”。1月13日,潍坊市兴鸢吕剧艺术团的演员们来到潍城区曹家巷社区,为社区居民送去了精彩的演出。
现场 感人的剧目让居民看得掉眼泪
  13日上午9时许,记者刚走进潍城区曹家巷社区服务中心,就听到阵阵悦耳的演奏声。推开文艺室大门,记者看到兴鸢吕剧艺术团的演员们正演得热火朝天。
  在《潍坊吕剧大联唱》曲目中,演员们从容柔和、丝丝入扣的演唱,让现场的居民们陶醉其中。这曲唱罢,演员们又表演了“神曲”《小苹果》,欢快的舞姿也激发起了观众们的参与热情,居民们一边跟着演员们唱,一边跟着比划动作,很是热闹。
  歌舞喜剧表演《喜结良缘》将演出推向了高潮。今年58岁的演员李志凤在《喜结良缘》中女扮男装,扮演了新郎的角色,她身穿黄色礼服、白色西裤,看起来神采奕奕。“这个节目表演的是一对新婚夫妇结婚后感恩父母的故事,词曲都是我们编排的。”李志凤说。
  最后,整场演出在吕剧《过生日》中圆满落幕,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居民。“最后的吕剧太感人了,我都流眼泪了。”曹家巷社区居民张大妈说,这次的文艺演出很接地气,好几个节目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让人看了很有感触。
  “我喜欢唱歌,更喜欢看演出,只要知道哪里有演出,我都去看。”张大妈说,如今艺术团送戏上门,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充实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
  “希望社区能多举办几次这样的演出,给居民带来更多欢乐。”今年71岁的曹家巷社区居民韩爱英是社区合唱团的成员,这次是抱着欣赏和学习的目的看演出的。
  韩爱英表示,她所在的合唱团目前只在社区内活动,希望有一天也能走出去,登上更高的舞台。
幕后 热爱文艺让演员们走到了一起
  记者了解到,兴鸢吕剧艺术团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32岁。“团员们多才多艺,每个团员既会唱又会跳,我们还自己创作、编曲。”兴鸢吕剧艺术团成员王福林介绍。
  今年58岁的王福林,退休前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爱好唱歌,学过芭蕾舞,一直是单位宣传队的成员,经常组织单位演出。两年前,经朋友介绍,他来到了兴鸢吕剧艺术团,除了唱歌、跳舞、表演吕剧外,他还担任艺术团主持人。“自从加入艺术团后,我的生活更潇洒了。”王福林说,加入艺术团,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
  今年32岁的刘兴顺是兴鸢吕剧艺术团年龄最小的成员,他是城区一家建筑公司的司机,由于公司已经放假,他利用这段时间和队友们一起排练节目,到社区演出。
  “艺术团里的老人和我的父母年龄差不多大,他们对公益演出的执着精神感染了我,和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刘兴顺说。
  今年64岁的兴鸢吕剧艺术团团长徐福喜介绍,正规的管理模式和逐渐扩大的演出平台,吸引很多新成员加入,目前艺术团已发展到30多人。
  “冬天外头冷,很少外出活动,能在室内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不错。”正在看演出的社区居民王志杰说,她特别喜欢唱京剧,刚刚加入兴鸢吕剧艺术团,目前还处于学习阶段,当天专门赶过来感受演出气氛。“老年人退休在家就应该发展个兴趣爱好,让自己有个释放情绪的地方,给自己一个活动空间,每天开开心心。”王志杰说,她觉得参加艺术团体让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盼着能早日登台演出。
  发展
多方提供便利

  说起兴鸢吕剧艺术团的发展经历,团长徐福喜回忆说,2012年,徐福喜成立了兴鸢吕剧艺术团,当时仅有15人。“我们是自发成立的艺术团,没有任何资金,也没有排练场地。”徐福喜说,为了给队友们一个舒适的排练场地,他找到潍坊市民生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特批给他们一间办公室作为排练场地。后来,排练场地又搬到了潍城区南关街办。
  解决了排练场地,艺术团仍面临着解决音响、乐器、服装等困难。此外,每次都是他们自己联系演出,经常碰壁。
  2014年7月份,兴鸢吕剧艺术团迎来了“春天”。潍坊市艺术馆决定从免费开放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扶持群众文化团体。“市艺术馆给我们购买了设备,还帮忙联系演出。”徐福喜说,现在每个演员都有三四套演出服,公益文化演出也走进广场、敬老院、社区等。另外,市艺术馆的老师们还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背景
市艺术馆扶持

  潍坊市艺术馆辅导培训部主任孙玲介绍,他们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很多社会文艺团体聚集了一批有热心、有特长的文化能人,但普遍存在展示平台、排练资金、演出设备、服装道具缺乏的问题。
  孙玲说,为不断满足社区文化需求,2014年7月,潍坊市艺术馆从免费开放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辅导培训、配套演出设备等扶持手段,对包括兴鸢吕剧艺术团在内的14家社会文艺团体给予支持。组织各文艺团体在人民广场、风筝广场、东苑公园等城区人群聚集场所至少每月无偿演出一次。
  2014年,这14家社会文艺团体深入老年公寓、福利院、社区广场开展文艺演出60余场,组织各类辅导培训230余场,数万名人民群众受益。有力地保障了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基本权益。文/本报记者 刘燕 图/本报记者 张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