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今日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魅力潍坊
 
标题导航
涉及千亿元,1454人被处理
2015年0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涉及千亿元,1454人被处理



审计署通报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等所查问题整改情况
  国家审计署16日发布了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截至去年10月底,整改问题金额1062.5亿元人民币(下同),1454人被依法依纪处理。
  审计署当日发布2015年第1号公告称,截至2014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通过上缴国库、归还原资金渠道、补征税款、收回贷(借)款、调整账目等方式,整改问题金额超千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33.9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3122项;314起案件线索及其他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此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效果最好、力度也最大。”审计署新闻发言人周维培说。2014年年中,审计署密集发布对中央部门、大型国企、国有金融机构、专项资金的18份审计公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日划定“时间表”,要求“不折不扣”整改。
  此前审计发现38个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违反财经制度规定问题93.04亿元,截至2014年10月,已经整改80.46亿元,占86.5%;制定、修订123项内部规章制度,涉及财务预算、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内部监督等方面。
  政府性债务审计方面,对违规由政府担保或不合规抵押融资157亿元问题,有关地方已整改146.24亿元;对违反合同约定将108.62亿元债务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或其他项目建设等问题,有关地方已整改99.84亿元。
  国有企业审计方面,已经补缴税款和挽回损失35.87亿元,处理292名责任人,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194项。
  国有金融机构审计方面,查出的126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问题金额218.32亿元,处理844人次,并完善制度及工作流程211项。
  “尽管这些年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效果很好,但客观上讲,确有一些问题屡审屡犯”,周维培坦陈,中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时期,很多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完全理顺,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没有完善消除。应对“屡审屡犯”,审计要不断加大力度“屡犯屡审”,并推动加大追责问责力度。
重点跟进
38个中央部门的大部分违规问题得以纠正
  去年6月25日,审计署曾经公布了对上述38个中央部门单位的审计结果。审计发现,仍有一些部门及所属单位没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超标、违规盖楼和办公用房超标、动用财政资金发“福利”等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现象仍是主要问题。
  根据公告,截至2014年10月底,审计发现38个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违反财经制度规定问题93.04亿元,已经整改80.46亿元,占全部金额的86.5%。
  据周维培介绍,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专门对整改提出要求,明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要及时整改和认真研究,整改结果在书面告知审计机关的同时,要向同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告。
  周维培表示,此次公告的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效果最好、力度也最大,大部分违法违规问题得到纠正,制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问责和责任追究到位。
  据介绍,本次审计的38个中央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24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作出专门指示,要求切实采取措施进行整改;29个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和具体措施。
  例如,在“三公”经费方面,关于因公出国(境),对7个部门本级和9个所属单位的149个团组擅自更改行程、延长境外停留时间问题,已采取团组成员自行承担违规费用等措施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关于公务用车,对14个部门本级和13个所属单位公务用车配备超编制289辆、超标准123辆问题,已采取将超编、超标车辆封存或上交国管局等措施整改;关于公务接待,对4个部门本级和6个所属单位转嫁或摊派、自行调剂项目或其他支出用于公务接待266.85万元问题,已采取退还资金、调整相关账目等措施整改;关于会议费,对23个部门超标准、超范围或虚列会议费支出1355.85万元问题,已采取将套取的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调整账目等措施整改,并追究了有关人员责任等。
  在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或超标准占用办公用房方面,对林业局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投资建设三亚接待处项目,挪用棚户区改造相关资金购置土地问题,已收回前期垫付资金,并将项目公开转让;民航局四川监管局违规建设办公用房,以及民航局违规批复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空管工程综合业务楼初步设计问题,已核减“搭车”建设的办公用房和超标面积。
  针对一些中央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和所属单位依托行政资源不当牟利的情况,对13个部门主管的35个社会组织和61个所属事业单位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取得收入29.75亿元问题,已停止收费、取消收费项目,并进一步规范管理。
  在认真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的同时,18个部门及所属单位制定、修订了123项内部规章制度,涉及财务预算、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内部监督等方面。
今年比去年 新增三项审计
  国家审计署14日公布2015年审计工作重点,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的跟踪审计成为审计署今年工作的“头号任务”,这是审计署首次将此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与2014年相比,今年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省部级领导干部、金融机构领导人员、中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等三类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今年仍是审计署的工作重点。这是继2014年后,审计署第二年受中组部委托,对上述三类领导干部进行经济审计。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了近10万个单位,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审计署指出,2015年要抓重大违法违纪、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的查处。
  在重点民生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方面,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审计是重点。其中,后两者是2015年新任务。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曾表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将摸清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情况,揭示存在的困难、问题和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在资源环境审计中,2015年审计署将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取消的公车 不会带牌拍卖
  旨在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的公车改革启动已半年,根据要求,2014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16日透露,中央层面取消的3184辆公务用车已全部封存停驶,正准备启动第一批车辆拍卖,并承诺整个处置过程将做到“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结果”。
  国管局、中直管理局正组织政府采购招标确定的3家车辆鉴定评估机构,对这部分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行驶证、购车凭证、购置附加费(税)证、交强险单等手续进行核查验收。对于手续齐备的车辆,经专业评估机构提出公开拍卖或解体报废的处置意见。
  据悉,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不会“带牌拍卖”。国管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介绍,按照现行法规,车辆牌照应当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车辆报废或拍卖前收回,实行“车牌分离”。
  本报综合新华社、央广、《北京青年报》等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