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潍坊新闻`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卫生纸争先恐后大降价
“只要有人来收,给钱我就卖”
潍坊天气
无公害产地认证我市居全省首位
去年 2603 万吨
遇到火灾应先逃生
2015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北王柱村12万斤大葱滞销,菜农不忍心看着烂在地里
“只要有人来收,给钱我就卖”
  孙厚宗地里的大葱卖不出去,葱叶都黄了一半。



    本报讯 1月17日,记者来到高密市密水街道北王柱村大葱种植户孙厚宗的地里,原本一斤卖6角钱才能回本的大葱,现在只要给钱他就卖。
  孙厚宗种植的大葱多数还未出土,长势不错,葱白质厚,只是不少叶子干枯发黄。“2013年的时候地头上的收购价一斤能到1.5元,以为2014年行情还不错,我就扩大了种植规模,谁知到现在了基本没卖出去。”孙厚宗说,“现在地里的大葱叶子黄了一半,有些已经开始发干,1万斤只能剩下6000斤左右。”
  “没办法,现在靠出去赶集卖得实在太少,只要有人来收,给钱我就卖,总不能白白看着大葱都烂在地里。”孙厚宗无奈地说。
  23亩地的大葱,2014年11月初大丰收,收成达20多万斤,但后来由于搁置太久大葱缩水,实际有效重量也就14万斤左右。孙厚宗说:“到现在,大概卖了两万斤,还剩12万斤左右。”
  “我总共投入了近10万元,一亩地的成本在4000多元。”孙厚宗告诉记者,如果一斤大葱卖到6角多就能回本,可是照现在的趋势,一斤卖两角钱都没人要,如果一直卖不出去,自己种这一季大葱就损失了9万多元。
  与孙厚宗同村的王玉梅也种了六七亩地大葱,因为出土早又卖不出去,怕大葱搁置时间太久腐烂,只能7分钱一斤贱卖。
  孙厚宗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村和邻村的大葱种植面积小,卖得好,菜农都赚了钱。为了多赚一些,不少人都扩大了种植规模。“结果如今收成更好,种的多了,价格就提不上去了。”孙厚宗说。
  另一个原因就是,孙厚宗为了保本,起先不愿将大葱贱卖,积压下来的大葱质量变差。
  如果您想帮菜农,可以拨打本报记者电话:15965788551,15866577015。
(记者 贾慧 见习记者 张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