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景苑居民经常组织聚会、骑行,不少门头房成了活动点 在奎文区帝景苑小区,有这么一群邻居,他们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是很快乐。周末,他们一起散步、骑车、逛花卉市场;节假日,他们一起聚餐、外出旅游……点点滴滴的小事谱写着其乐融融的邻里佳话。1月18日,他们又一起到白浪绿洲湿地公园骑行,记者在跟随他们采访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了他们之间和谐愉快的邻里之情。
周末骑行不仅锻炼身体,还增进邻里感情 18日一早,记者接到奎文区帝景苑小区居民张新刚的电话邀请,当天他们一群邻居要骑行去白浪绿洲湿地公园。记者赶到帝景苑小区门口时,他们早已整装待发。记者看到,这支队伍共十余人,年龄都在三四十岁,身穿运动服,脚蹬山地自行车。 齐世国既是帝景苑小区居民,也是一家山地自行车店的老板,当天大家骑行的自行车都是从他店里购买的。出发前,他和小区居民庄伟把大家的自行车都检查了一遍,发现链条松的上紧链条,车闸不好用的修车闸,车座不舒服的调整车座。把大家的自行车拾掇了一圈后,齐世国拍拍自己的车座说:“出发。”大家纷纷骑上自行车驶向本次骑行的目的地白浪绿洲湿地公园。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一会唱歌,一会讲笑话,气氛十分融洽。在欢声笑语中,很快就到达了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不忘拍照留念。 齐世国说,他是骑行活动的组织者,每逢周末,他都会组织大家出来活动活动。“不仅锻炼身体,还增进了邻里感情。”齐世国说,他们组建了一个QQ群,如果想组织什么活动,在群里一吆喝,大家都会积极响应。 记者了解到,他们曾骑行去过浮烟山、杨家埠等,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家的感情越来越好,越来越像一家人。 有事没事到门口茶社坐坐,喝茶拉拉家常 18日上午11时许,齐世国等一行人骑行回到帝景苑小区,他们把车子停在小区门口东侧的天易茶社门前,就像进自己家一样推开了茶社的大门。然后,就是落座,拿出茶叶、泡茶、喝茶,坐在一起拉家常。 在小区门口开干洗店的张新刚告诉记者,这家茶社的老板也是小区里的居民,天冷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到茶社里喝茶、聊天、打扑克。“在这里就和在自己家一样,也不用服务员招呼,自己就找茶叶、泡茶喝。”张新刚说。 茶叶是邻居殷忠年去年从安徽带回来的,一共10斤,本来放在他的店里,大家都去他的店里喝茶,他负责提供开水和小马扎。张新刚说,天冷后,他把茶叶拿到了茶社里,谁想喝茶了就来这里泡着喝。除了喝茶,他们这帮邻居还会一起组织聚餐、去街边烧烤店吃烧烤等。 “去年,小区居民蒋雪飞从老家带了50多个西瓜和100多斤土豆放在我店里,邻居来了可以随便吃西瓜,也可以带回家,土豆也都分给了大家。”张新刚说,他们之间的感情越处越好,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和邻居一起分享,其乐融融。 七个家庭集体自驾游,不但快乐而且热闹 “我们去花卉市场转转吧,快过年了,给家里买几盆花,增添点绿色。”喝茶过程中,居民周世凯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几个人的响应。于是,喝完茶后,周世凯、谢海、周向荣和张新刚等几位邻居又一起去逛宝通西街附近的花卉大世界。 春节前,正值花卉大世界最热闹的时候,蝴蝶兰、杜鹃等花卉开得正鲜艳。周世凯拿出相机,看到漂亮的花就拍下来。“这个花叫竹节花,寓意步步高升,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今年都高升一步。这个叫‘鸿运当头’,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全家平平安安,整个小区和谐、幸福。”周世凯说。 张新刚说,除了逛花卉市场外,他们还经常组织一起出去旅游。去年夏天,他一家三口和邻居程玉刚等7个家庭,一起自驾游两天。第一天上午,大家先到程玉刚的老家临朐进行了桃子采摘,由于程玉刚的协调,采摘都是免费的。“中午我们在程玉刚的老家吃的饭,他的亲朋特别热情。”张新刚说,他们在程玉刚的老家玩得很开心,当天下午,7个家庭又到达了淄博博山桃花溪风景区。 “我们在桃花溪,吃的是农家乐饭菜,男家长和孩子们在桃花溪里钓鱼玩,钓上的鱼加工成鱼宴,女家长们聚在一起打扑克,第二天下午我们才回到潍坊。”张新刚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都事多,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热热闹闹的相聚机会。 居民的干洗店成了代收快件的“接收站” 当天下午,从宝通西街花卉大世界满载而归后,张新刚回到自己的干洗店开门营业。刚打开门,他就接到了邻居蒋雪飞的电话:“老张,我有个快递,一会送到你店里,帮我接收一下,我现在在外面。”挂断蒋雪飞的电话不一会儿,快递小伙就来了。“这些快递都是你们小区的,都放在你这儿吧。”快递小伙对张新刚说。 记者这才注意到,在张新刚干洗店的一角有一个大纸箱子,里面放着各种快件,除此之外,还有大米、小米、卫生纸等生活日用品。 张新刚说,这些快件和东西都是邻居们的。他是2010年搬进小区并开的这家干洗店,现在店里90%的衣服是邻居的,还有一些是邻居介绍来的客户。“我们关系相处得都很好,我一天到晚基本都在店里,所以帮大家接收快递最方便不过,这也就成了我每天的‘副业’之一。”张新刚说,小区里的年轻人比较多,大家平时上班都很忙,来了快件无人接收,他们就让他帮忙签收快件,什么时候下班了再过来拿,实在脱不开身的,他还会把快件送到收件人家里,大家都信任他,而他也愿意帮大家这个忙。 说话间,小区居民周向荣来到店里,拿起地上的一袋大米对张新刚说:“我把大米拿回家了,再不拿回去,家里就没米下锅了。”周向荣说,这些大米是他几天前从网上购买的,当时他正好出差在外没人收件,他就让送货的送到了张新刚的店里。出差回来后,他一直很忙,直到现在才有空来取大米。 “东西放在他这儿,我们都很放心,老张很负责,从没丢过东西。”周向荣说,有了张新刚这个“接收站”,网上购物方便多了,永远不用担心没时间签收。 评选“十佳居民”,娱乐中透着浓浓邻里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如今,居民的生活好了,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但是一扇门、一堵墙隔断了邻里情,不少对门邻居互不认识。像帝景苑这样和谐的邻里关系,在城区少之又少,他们在一起聚餐、玩耍,其乐融融的邻里气氛温暖了冷漠的城市。 “年底学校的学生发奖状,单位的职工发荣誉证书,我们也搞个聚餐,评出‘十佳居民’发奖状。”张新刚说,在大家的提议下,去年12月27日,小区居民进行了“十佳居民”评选,选项有“最佳勤奋奖”“最佳慈善奖”“最佳组织奖”等,虽然没有什么物质奖励,但是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在小区评选中,殷忠年夫妻均获奖,殷忠年获得“最佳无私奉献奖”,他的妻子获得“最佳诗人奖”。殷忠年的妻子,经常把自己的诗作贴到群里供大家阅读,给居民提供了精神食粮。“没想到在小区居住,还有‘十佳居民’评选,我们夫妻还都获了奖,这是个好兆头。”殷忠年高兴地说。 文/本报记者 刘燕 王来臣 图/本报记者 张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