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教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今日关注

第04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别再帮孩子背书包了
2015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再帮孩子背书包了
不利于独立性培养,要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书包



  连日来,记者在城区部分小学门口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作为学生标志之一的书包并没有背在学生的身上,而是背在了来接孩子的父母或者年迈的爷爷、奶奶的肩上。家长有必要充当“书童”吗?专家表示,家长长期帮孩子背书包会助长孩子的懒惰性和依赖性。在日本,不管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皇室的小公主或小王子,都是自己背书包上学。
现象
  孩子卸下书包
家长习惯接过

  记者在位于东风东街与文化路附近的一所小学门口迎来大批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其中有步行或骑电动车来的老年人,也有开着私家车来的年轻父母。记者发现,多数高年级小学生是自己背书包,但对于个头较小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多是家长帮忙背书包。
  一名看上去约七八岁的小男孩看到爸爸后,随即将书包卸下来扔给爸爸,他的爸爸也习惯性地接过书包,带着孩子往附近的公交站牌走去。当记者上前询问这位家长是否经常帮孩子背书包时,家长竟反问道:“大家不都这样做么?”“主要是觉得书包太重,帮孩子分担点,而且孩子背着书包坐公交也不方便。”这位家长说。
  在城区另一所小学门口,一名二年级学生看到爷爷后,立马跑过去让爷爷帮忙背书包。问及为何让爷爷背书包时,该小学生羞涩地说,“我懒得背。”她身旁的爷爷张先生表示,从学校到家得二里路,孙女的书包加上水杯大约有七八斤重,孩子还太小,每次接送都是他帮忙背书包。
  记者发现,这些让家长帮忙背书包的学生多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祝健杰说:“自己的书包就要自己背。”他告诉记者,平时他的爸妈接送他时也会提出帮忙背书包,但都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背书包是件小事,不需要依靠父母。
  市民孙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掂量过女儿的书包有三四斤重,但女儿从来没向她提出帮忙背书包的想法。“上幼儿园时我们还会帮她背书包,但上小学后,她就自己背书包了,而且每天的课本也是她自己放进书包里。”孙女士说。
  “我们老师说了,长大了再让父母帮忙背书包就不是好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
家长观点
想给孩子锻炼机会但不忍心
  放学时间,在学校门口,经常能看到有家长一边背着自己的挎包,一边背着孩子的书包,手中还要拎着孩子的水杯,孩子则一身轻松地走在前面。
  “孩子每天都背着好几科的书,还有练习本和水杯,这些东西加起来有三五斤。之所以帮孩子背书包,是怕孩子的肩膀受不了。”家长袁先生说,在家长会上,老师曾嘱咐过家长不要帮孩子背书包,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但还是不忍心。
  “我家孙子从上幼儿园到现在上小学六年级,一直都是我和他奶奶接送,孩子平常不愿意背书包,也都是我们帮忙背,我们也愿意背。”已经60多岁的陈先生说,虽然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但总是怕累着孩子。
孩子得会清理不常用的东西
  尽管有一些家长愿意帮孩子背书包,但也有部分家长持反对意见,表示不会帮孩子背书包。“一般情况下,我都让孩子自己背书包,除非孩子身体不舒服或书包装的东西太多,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学生家长葛女士说,背书包虽是件小事,但小事最能体现出孩子的独立性。
  问及是否应该帮孩子背书包,一位幼儿园家长李女士说,“幼儿园的孩子书包相较小学生负担没那么重,里面一般是装件衣服,一点都不重,根本没必要帮忙。如果硬要帮忙,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依赖感。”
  潍坊市育华学校的曹老师表示,父母帮孩子背书包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可能还会使孩子缺乏自信,难以独立。“我孩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如果所有教科书全放进书包的话,书包还是挺重的,但我发现孩子会根据课程表的内容往书包里装课本,而且还自己琢磨怎么清理书包中不常用的东西。”曹老师说,家长帮忙背书包是一种不好的风气。
调查 书包里本子就装了十个
  有很多家长表示,之所以帮孩子背书包是因为孩子的书包太重。记者打开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书包发现,里面除了放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教科书外,还有各自的参考书,一本《红楼梦》,本子众多,再加上文具盒、水杯等,书包被塞得鼓鼓的,提起来有六七斤重。记者发现,这名学生的书包中,光本子数量就达10本。当记者询问这些书籍和本子是否都能用上时,这名学生摇摇头说:“不一定,有些用不上,但保险起见,一般都会带上。”
  单元哲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每天他都会整理书包,把讲完的试卷和废纸从书包中清理出去。他从学校抄了一份课程表,每天上什么课就拿什么书,一些不需要的书放在教室柜子里,所以书包并不沉。
专家 易助长懒惰性和依赖性
  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贾爱强认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长对孩子溺爱的现象普遍存在,家长长期帮孩子背书包会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劳和独立性的培养。
  “家长是否帮孩子背书包不是重点,关键是家长是否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理念才是最重要的。”贾爱强说,家长帮忙背书包应分几种情况来看,一是孩子刚上学不太适应,或者身体不舒服,或者书包太沉等,家长可以适当帮忙。如果是书包太沉,家长应指导孩子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清理一些不必要带的东西。但是如果书包很轻,孩子能胜任而家长还是习惯性地帮孩子背,这样会助长孩子的懒惰性和依赖性。
  贾爱强称,目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孩子的书包都可以自己承担,家长应给孩子一个成长空间,尽量让孩子自己背书包,让他们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江峰
@声音
  【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现在的语文课一半内容不该学】“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1月17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出席一论坛,细谈教育常识。他认为当前中国存在问题最多的学科是语文,应该增加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
       ——@南方都市报

  【大学教授:中国高校存有制度化的“崇洋媚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说,中国高校存在制度化性质的崇洋媚外,包括要求在国际杂志上发表文章,看重外国名牌学历给予高薪,都严重滋长了教师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他说,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批判西方中心论,要培养爱国又有学问涵养的教师队伍。
——@看看新闻网

  【儿童也有深刻的权利】跟大人关心柴米油盐政局股市不同,孩子们的格局很大,视野深邃,他们实际上是世界上最热爱探讨生命、幸福、人类起源、星空与宇宙、远古时代……这些严肃话题的人群。那么是什么妨碍了孩子们深刻的权利呢?一是浅薄的社会风气,大家都觉得生活已经这么累了,就不要谈深刻了。二是把“深刻”设置得太难,就像阅读,本来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爱看浅匆匆掠过,爱看深自己去搜索资料甚至参加读书会跟同道交流感受。没有那么多必须!
       ——@《新京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