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瑞雪纷飞,室内菊花飘香,瑞雪、菊花交相辉映,构成了特有的自然景观。人们用勤劳和智慧精心培育雕琢出一丛丛争奇斗艳、五艳六色的菊花,给寒冷的冬天注入了馥郁芳香…… “案头闻得菊花香,窗下吟诵菊花诗”。岁寒时节,我家窗台上摆放的几盆菊花盛开怒放,绿的花梗上缀着一朵朵黄的、粉的圆圆的花,虽说花茎很少,没有牡丹那样高贵典雅,没有月季那样多姿多彩,但它却以“傲霜斗雪”的雄姿,“独染秋色”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东汉以来,不少文章诗词歌颂它“岁寒犹有傲霜枝”的精神,称之为“花之君子”,用以象征那坚贞不屈、不亢不卑有骨气的人们。元初诗人郑思肖在《画菊》一诗中写道:“花开不并百花红,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人借菊自喻,表现出了坚贞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有不少民族英雄、仁人志士以菊咏志,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人那种远大的报负和气魄跃然诗中。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他不但钟菊养菊,而且还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诗句,体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思想。毛泽东笔下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黄花”既非“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 想起这些赞美菊花的诗,一时兴味盎然,顺手采下几片花朵,把它放入杯中。品一口菊茶,唇齿留津,闻着这清淡优雅的菊香,更让我思绪清灵。 她高洁、韵逸、彩色缤纷,形质兼美,绽放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她不像桃李那样爱炫耀,去争艳春色;不像牡丹那样好重功利,抬高身价;也不像玫瑰那样高贵华丽,穿梭在世人的感情纠葛之中;更不像兰花那样喜弄玄虚,隐于空谷。她平易而又从容,她的芳迹随处可见。她可入诗,在陶渊明的篱下,在李清照的帘外;更多的,她还是开在寻常百姓家中,在广阔的原野、在喧嚣的都市、在农家的院落……到处可见“花之君子”的倩影,处处可闻到“花之君子”的芬香。 在万木萧条、寒风呼啸的冬夜,窗外月白风清,案头砚墨遗香,窗下菊花笑靥,梦里吟菊花诗,形成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有文字和菊花陪伴心境,过滤生活,过滤心灵,过滤这个纷繁的时代。情寄菊花心系文字,文字与菊花做伴,浪漫纷呈,菊花与文字为伍,温馨依然,点缀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亮丽人生 人们喜爱菊花,还因为它是一味良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治痈肿,疔毒,瘰疬”。现代《上海常用中草药》说:“菊花治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湿疹,皮肤瘙痒。”历代医家均肯定其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凉血祛肿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菊花能治疗疔疮痈肿,乳腺炎、淋巴结核、胃肠炎、高血压,亦可预防治疗流感、脑膜炎、肺炎、百日咳等多种疾病。 我爱菊,常以菊陶冶自己的情操,让菊的艳丽和清香美化自己的生活。菊花朴实无华、冰清玉洁,它把根系深深地扎在属于自己的泥土里,茁壮成长,把阵阵清香和短暂的生命无私奉献给人间。 杜增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