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重点新闻 |
第03版
今日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2014年经济增长7.4%增速放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8.0% 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7.4%的增速来之不易,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 2014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同比增长0.9% 60710万吨 同比增长8.3% (按可比价格计算) 粮食总产量 同比名义增长15.7% 50200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名义增长12.0% 26239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同比增长2.3% 26433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2.0% 进出口总额 同比增长9.0% 28844元 居民消费价格(CPI) 同比增长11.2% 1048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4年12月末 同比增长12.2% 122.84亿元 M2 广义货币余额 同比增长3.2% 34.81万亿元 M1 狭义货币余额 同比增长2.9% 6.03万亿元 M0 流通中货币余额 636463亿元 GDP同比增长7.4%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与2013年相比,同比与环比双双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迎来‘增速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新常态。”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四季度环比增长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回落 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增长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涨幅较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年度3.5%的预期目标,也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价格指数低位运行反映出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也为适时推进价格改革提供了“时间窗口”。 去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实际增速比2013年回落0.6个百分点。 20167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增8.0% 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57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47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968元。高低收入之差为46221元。
264335亿元 进出口总额增2.3%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64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较7.5%左右的年度目标差距较大,但增速仍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其中,出口143912亿元人民币,增长4.9%;进口120423亿元人民币,下降0.6%。进出口相抵,顺差23489亿元人民币。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 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6782万人 大陆总人口增710万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比54.77%。 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 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权威解读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运行合理 增速7.4%意味着什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7.4%的增速来之不易,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7.4%增速之后,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63.6万亿元。这是我国GDP首次突破60万亿元。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马建堂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四大态势。 马建堂说,中国经济增长7.4%,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这四个指标配合在一起,可以说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马建堂介绍,从产业结构看,去年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从动力结构看,2014年传统行业、重化工业、大宗原材料行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势头明显。 马建堂说,同时,中国经济质量在提升,一方面,2014年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另一方面,单位GDP能耗下降4.8%,原因正是服务业成长,以及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成长较快,而能耗较高的重化工业在减速。 专家分析 居民收入水平 差距逐步缩小 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赢”GDP。 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惠民生与稳增长将齐头并行:通过价格、财税杠杆等措施让居民“有钱花”“舍得花”,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在收入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收入结构及收入分配也在不断改善。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是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2014年,中国居民收入增加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收入增长应形成良性循环: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保证新增GDP能投入到居民消费部门而非生产性部门;而经济增长要从投资拉动转换到消费拉动,前提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收入结构。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