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重点新闻 |
第03版
今日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山寨车”诉讼风险加大,车企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人从生下来呀呀学语开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想学画画,一开始都要临摹前人的名作,造汽车也是。早期的日本以及韩国车型也都是从模仿开始,后来才一步步有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对于目前的自主品牌来说,抄袭问题依然严重而屡遭投诉,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各自主车企应转变观念,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车商 买车人常说“长得像” 记者在潍州路一家经销商处看到,该店销售的一款SUV车头几乎与大众豪华SUV途锐一模一样,车尾则和奥迪Q5类似,车商告诉记者,这款SUV刚推出,售价在10万元—15万元,“车摆在路边,经常有人过来看,说长得像。” 面对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生产出的“孪生兄弟”,许多知名汽车厂商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权。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近年来先后有宝马、奔驰、菲亚特、通用、本田等车商为此提起诉讼,主要集中在双环汽车、奇瑞等自主品牌企业。其中,从2003年开始的双环SRV与本田CRV外观之争,前前后后历经了8年时间,还被最高法院列为201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 2003年9月,本田株式会社认为石家庄双环公司生产的来宝SRV汽车侵犯了本田CRV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起诉索赔1亿元。此后,双环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宣告本田的专利无效获准;本田不服,又将专利复审委员会起诉。经过两审败诉后,本田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2010年,最高法终于撤销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及原审判决。 车主 模仿车型性价比高 记者采访了一位自主品牌的车主,他的座驾同日系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外观十分相像,他说:“只要国产新车一出来,立即就有评论该款车山寨了谁,模仿了谁。比如h6模仿CRV的一些设计,全球鹰GX7模仿RAV4一些设计……但这只是一些依稀的影子,自主车也揉入了自己的设计元素。我想这应该叫借鉴吧。雷克萨斯50多万元,我这车才10万,价格对我相当有吸引力,用五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自己喜欢的设计元素,何乐而不为呢?” 有车主表示,长得像豪车是他们买车的一个加分项,但是买车最看重的还是综合性能和品牌优势。事实上,模仿车型在质量的稳定性、售后服务、品牌附加值上与大品牌根本无法相比,但是反过来,品牌车型与模仿车型在性价比上不是一个等量级,只有豪车几分之一的价格成了不少车主买车的关键加分项。 业界 自主创新步伐得加快 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被模仿的车型都是市场上非常热销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这些汽车品牌不用花高价聘请国外设计公司设计的车型,也不用担心设计出的车型不被消费者所接受,车商还可以省下资金投入到汽车技术的研发中。如此,便可以降低成本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为模仿的先锋,奇瑞汽车绝对起到了先锋的作用。奇瑞QQ比雪佛兰SPAKE提前一年左右的时间上市销售,奠定了奇瑞今天在国内汽车市场不可动摇的地位。奇瑞QQ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到如今奇瑞A5、东方之子、A3等车型的推出,让消费者看到奇瑞正努力摆脱模仿的影子。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模仿”和“借鉴”是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阶段,但对本土车企来说,要真正获得核心竞争力还需从自主创新上着手。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对生产“山寨车”的厂商来说,其诉讼风险也日益增加,本土自主车企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链接 日韩系曾以模仿起步 最近陆风X7外观的抄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越来越多的车迷怒其不争,开始对国产车设计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本来国产车抄袭、借鉴欧美设计已是家常便饭,现在又添了一把火,这样下去国产车的设计还有未来吗?其实日本车早年同样靠模仿起家,与欧美车相比,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车的设计自成体系,今天的日本车已很难再找到欧美车的影子。 韩国的汽车工业也是从模仿开始的。韩国最初是通过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依靠与跨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技术合作而涉足这一行业的。以现代汽车为例,它的大多数轿车和商用车都是借与日本三菱汽车合作之机建立起来的。类似的模式也为韩国诸多汽车制造商竞相采用:起亚汽车的远舰系列车型是以马自达626系列为原型;原大宇汽车的旗舰车型LeMans系列来源于通用欧宝的对应车型。 本报记者 刘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