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版:李克强达沃斯之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重点新闻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告诉世界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诉世界中国经济“新常态”



李克强赴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
  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瑞士联邦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日下午乘专机抵达瑞士苏黎世,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并对瑞士进行工作访问。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李克强将出席论坛全会并发表特别致辞,并同与会部分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对瑞士进行工作访问期间,李克强将同瑞士联邦主席索马鲁加举行会谈,两国将宣布和签署金融、科研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成果和文件。
  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加强中瑞金融等领域合作——经济话题将成贯穿此访全程的主线。

中国代表团阵容
   随行官员: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
  企业家参会阵容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等。
  学术界的参会阵容包括: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等。
向疲软世界经济释放正能量
  每年年初在瑞士小城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李克强此次与会是中国总理时隔5年后再度亮相该论坛年会,中国领导人的新年首访也将以经济外交开启。
  此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可谓盛况空前,目前已有近5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来自超过140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以及媒体逾2500名代表将与会。在世界经济前景不明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之一,本届年会上高配的“中国阵容”备受瞩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本次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全球新局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种‘新常态’”已成共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最早提出自己的“新常态”判断,此次年会的一大看点无疑是中国总理如何阐释分析这两种“新常态”的内在联系。
  在陈凤英看来,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中国自身经济处在换挡升级的关键期。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政府力推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展如何,外界迫切希望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国领导人也需要通过此平台,向疲软的世界经济释放正能量,提振全球信心。

再访瑞士金融合作备受瞩目
  除了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李克强还将完成任内对瑞士的第二次访问。
  李克强表示,他期待同瑞士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巩固传统友好,继续扩大双边自贸协定的成果,将金融打造成两国合作的新亮点,使中瑞关系发展更好惠及双方人民。
  2013年5月,在李克强任中国总理后的首次外访中,瑞士既是他的首访国之一,又是他第一个访问的欧洲国家。
  对于中国总理的两度访瑞,中国副外长李保东解释称此举“凸显了中方对发展中瑞关系的重视”,并指出,李克强此访旨在巩固中瑞传统友谊,进一步推进两国务实合作。
  “瑞士虽不是欧盟国家,但是在整个欧洲中的地位特殊,尤其在金融领域,瑞士对欧洲,甚至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分析。

新年首访落地瑞士 给欧洲打“强心针”
  中国领导人新年首访落地欧洲,仍颇受关注。
  近年来,中欧高层互动频繁。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即连续到访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欧洲四国,并实现了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欧盟总部。
  “在中国外交大格局中,中欧关系持续升温的特点明显,中欧之间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欧洲也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先进技术来源地,这都决定了双方合作有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丁一凡说,近年来,中国注重全面发展对欧关系,既重视同欧盟关系,也重视对瑞士等非欧盟国家关系。
  此外,在受访专家看来,在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之际,来自中国的合作,无疑是欧洲的“强心针”。
  “当前欧洲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复苏前景迷茫,眼下又在遭遇恐怖主义威胁,国际舆论中,唱衰欧洲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在欧洲比较沉沦的时期,中欧关系却在持续加强,合作不断深入升级,这体现中国对欧合作的态度,以及中欧合作的互惠互利。”丁一凡说。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