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骗局大起底 |
第03版
骗局大起底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各路专家分析,“相信天上掉馅饼”是上当受骗主要原因 复盘各种骗术,虽然方式方法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本质上换汤不换药。除了个别骗术在高科技的包装下确实让人真假难辨,大多数手法其实非常拙劣。因为想“占小便宜”的人太多,才给了行骗者滋生的土壤,而骗子横行,动摇了人们彼此信任的基础。防骗,说起来难也不难,市民只要提高警惕,摒除贪念,避免上当并不是难事。要想根治诈骗,除市民提高防骗意识外,还需要加强监管,从立法入手。 分析 想不劳而获是根源 如今,行骗者和受骗者有增无减,行骗者和受骗者的心理,值得细细揣摩。潍坊天源心理研究所所长张艳青认为,这是不劳而获的思想在作祟。 对于行骗者来说,通过合法正规的手段谋求利益,付出的会非常多,而回报可能会很少。这些行骗者通过合法的渠道无法谋求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时,难免要动起歪心思。诈骗相对于其他一些犯罪手法,风险相对较小,犯罪成本很低,盈利却非常快,有的人因此抵挡不住“诱惑”,走上了诈骗犯罪的道路。 只有适合滋生诈骗的“土壤”,才会让行骗者有牟利的空间,让他们对此趋之若鹜。在张艳青看来,受骗者心中存有贪念,总是梦想着“馅饼”掉到自己头上,希望不付出或少付出就有大收获,动了占便宜的念头,往往就离吃亏不远了。比如,有的骗术是说受骗者中了大奖,奖金马上会汇入受骗者的账户,不过需要提前交付一部分税金。明知这种好事没有那么容易落到自己头上,可还是有很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运气”。贪字当头,很容易就被行骗者钻了空子。 大多数骗术的核心就是让受骗者觉得有利可图,有的行骗者甚至会放长线钓大鱼,先给受骗者一部分利益,让他们尝到甜头,再引诱他们一步步走向陷阱,最终上当受骗。 张艳青说,现在的骗子在行骗的过程中,不但借助了一些高科技手段,而且非常娴熟地运用了心理学以及营销学的相关知识。他们精心编织的骗局非常具有迷惑性,假如市民不提高警觉,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危害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破坏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中武认为,当今社会呈现出了骗子越来越多,骗局越来越精妙的情况,诈骗手法和诈骗技巧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诈骗的金额也越来越大。这种犯罪形式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伤害,不亚于抢劫杀人,甚至还在破坏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 不少骗局非常具有针对性,有些骗局的行骗对象是老人,有些骗局的行骗对象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还有些骗局是针对工作不久的年轻人。 一个骗局的得逞,可能会导致一个老人毕生积蓄的流失,也可能会让一个年轻人在很长时间内都缓不过来。对于受骗者来说,这些骗局不光让他们蒙受经济损失,还可能严重伤害他们的心理,对个人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还有很多行骗者利用人们的爱心和友情行骗。比如,行骗者假装是受骗者的朋友、亲人、同学、战友等,借此来瓦解受骗者的警惕性,之后再诉说自己遭遇了意外的困难,急需帮助,让受骗者着急心乱,进而达到自己行骗的目的。这种诈骗手段的成功率非常高,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打击非常大。 像刘佳遭遇的这件事,骗子盗用她的QQ号,利用QQ号向刘佳的朋友求助,朋友立刻慷慨解囊,可当慷慨解囊者得知自己居然受骗时,心中的难过可想而知,双方的友情跟信任也会遭受打击。 王中武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发展却落后于经济发展,骗子在行骗时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会顾及他们的行为对受骗者和这个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而对于受骗者来说,遇事不愿动脑,自我防范意识太差,辨别能力弱,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 王中武还认为,如今骗局横行,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唯利益至上。 其实很多行业在经营中都运用了虚假宣传,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模式,很容易被诈骗分子钻空子,但对于受骗者来说,则增大了对骗局的分辨难度,进而消费了市民对于社会和商家的信任,对于受骗者的心理创伤是难以预估的。 提醒 防骗首先要防贪 在潍坊民生警务平台上,对于层出不穷的诈骗,警方也提出了建议,防骗首先要防贪,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手法就可以及时识破骗局。 有些行骗者利用迷信心理骗钱得手,说明许多人对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少。这类受骗者大多是老年人,由于自己患病或家里人患病,急于治病健身。所以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是防骗当务之急。 有人上当受骗后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报警,让骗子逍遥法外继续危害他人。市民一旦受骗,应及时向警方求助,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讨公道。市民可拨打110,也可拨打辖区派出所报警电话。 有人是被骗子布下的利益陷阱诱惑后受骗,甚至三番五次上当,这说明这些人怀有侥幸心理和贪欲。 民警曾把处理过的骗局案件进行统计,发现因贪欲而上当受骗的占70%之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少了贪欲就少了上当受骗的机会。警方表示,虽然各种各样的骗术层出不穷,而且方式方法不断变化,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其本质就是抓住了受骗者的贪念。 民警提醒,随着网络的发展,市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些骗子利用手中掌握的市民个人信息,把老骗术重新组合,弄出了一些新花样,但如果仔细辨别,就能发现其根本特点还是两个:一是要求市民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二是要求市民进行转账,这种转账包括了传统的银行转账,也包括互联网转账及手机支付转账等。 市民如果能摒除贪念,不要总抱着占小便宜的心理,受骗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法学专家 遏制骗局应从立法和监管入手 潍坊学院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许晓红认为,目前社会上滋生出了层出不穷的诈骗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诈骗这种犯罪形式的违法成本相对较小。这种违法成本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犯罪成本,很多行骗者只用极少的投资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甚至可以“空手套白狼”,这对于行骗者的诱惑非常大。 与此同时,对于这类案件,警方的侦破难度却非常大,执法成本非常高。因为这类行骗者往往是流窜作案、异地做案,很多地方的警方都受到办案人手不足、办案经费不足及报案人的态度不积极等原因的制约,导致案件的侦破难度无限增大,也给了行骗者可乘之机。 许晓红认为,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越来越多的诈骗行为,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这类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政府层面可以考虑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加大对这类犯罪分子的惩罚力度,严格执法,对于抓获的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让犯罪分子认清违法的后果,心生忌惮。 从执法上来说,可以考虑异地警方联动破案的可能性,尝试建立没有地域限制的公共安全网络,多地联动揪出整个黑色产业链,从源头上打击这类犯罪诈骗的利益链条。 采访中,许晓红特意提到了网络诈骗的隐蔽性。最近几年,关于旅游、票务等预订类仿冒网站数量不断攀升,很多钓鱼网站做得足以以假乱真,网上交易面临的诈骗风险非常大。比如,经常有市民在乘坐飞机前收到航班延迟的信息,这些行骗者往往以进行赔偿为由,索要市民的支付宝账号等信息,诱骗市民上当。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让人觉得真假难辨,这时市民一定要记住,凡是牵扯到金钱交易的网站,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相关账号和密码等。另外,应该致电航空公司进行核实。 张艳青还认为,目前大部分上当受骗者存在信息相对闭塞、交际圈和活动圈较小、对一些骗术认识不足的特点,建议市民及时通过多种渠道来阅读、了解、学习一些钓鱼网站的诈骗案例,知晓最新的诈骗手段,以防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李早花实习生 韩佳 天上掉的馅饼 可没那么好吃 □赵春晖 要想不被骗,其实很简单,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因为掉下来的往往是陷阱。无论是构思巧妙的骗局,还是意想不到的骗术,分析受害者的心理,无非就是一个“贪”字。但要想戒掉贪念,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骗子,已经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警方以及媒体也在宣传骗局时做了诸多提醒,但还是避免不了有人上当受骗的事实。归其原因,还是受骗者不能把握好自己的意志力,当诱惑够大时,意志力不坚定的人便开始不淡定了。所以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时,一定多想想,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赚钱,别人非要拉着我呢? 一旦被骗,不少人会选择报警。无论是警方侦破还是立法严惩,其实都属于事后介入,行骗的危害已经产生。想从事后介入变成事前预防,这就需要市民在生活中提高防骗意识。 大多数骗术的核心就是让受骗者觉得有利可图,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那么好吃的,只有克服贪念,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才能保持冷静,看清骗子的伎俩。只要被骗的人越来越少,骗子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没了生存的土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