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母感动市民,收到善款三万 |
昌邑闫俊杰老人借本报向帮助他们的好心人表示感谢 |
|
本报1月21日以《壮年儿患脑瘤,老母亲守了14年》为题,报道了家住昌邑市柳疃镇徐家庄村的闫俊杰,照顾患脑瘤的儿子徐少华14年一事。自从本报报道后,这个困难家庭共收到了3万多元的善款。1月28日,记者了解到,徐少华已经返回昌邑老家休养。“非常感谢媒体,多谢好心人的帮助,暂时解决了我们的困难。”闫俊杰说。 多数好心人 不愿留姓名 1月28日上午,记者再次联系到了63岁的闫俊杰,她告诉记者,26日,他们就回到了老家昌邑市柳疃镇徐家庄村,徐少华一直在吃药,身体状况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医生也叮嘱他们,回家以后一定要按时吃药,并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再复发。 “现在少华和其他人交流情况好多了,意识也逐渐清晰了。”闫俊杰说,自从潍坊晚报报道后,有不少社会上的好心人来看望他们,截至目前,他们已经收到善款3万多元。 闫俊杰告诉记者,这些好心人,有的是特地带现金到医院看望,还有的直接将钱打到了他们的卡上。大部分好心人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有人直接放下钱就离开了。让闫俊杰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直接将3000元爱心款打到了他们的卡上。 “我只知道这个好心人是我们昌邑老乡,给我打来电话了解情况后,很快就给我们的卡上打了3000元钱。”闫俊杰激动地说,之后她也给对方打去电话,想问问这位好心人的名字和具体地址,好好感谢对方,可是不论她怎么询问,对方都不愿意透露。 “这位好心人只是和我说,让我好好照顾少华,并注意自己的身体,过一段时间他还会来帮助我们。”闫俊杰说。 后续治疗费 仍然是难题 “非常感谢媒体,我也想通过报纸感谢帮助我们的好心人,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当务之急。”闫俊杰说,现在徐少华每天要吃三四十元钱的药物。虽然好心人的爱心款暂时缓解了他们一家人的困难,可是后续的治疗费仍是难题。 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闫俊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看着少华一天天的好起来,我觉得又有了动力。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把儿子的病治好,恢复以前的正常生活。”闫俊杰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王路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