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4版:安丘新闻·书法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临帖与创作摭谈
2015年0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帖与创作摭谈



  临帖应该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在笔者看来,临帖阶段是一种纯理性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这种完备的基础阶段,在广泛临习古代法帖并得到启发之后,才能使作品达到一种高的境界。创作过程毕竟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自由阶段。因此,先有约束,后有自由,才能产生心手相应的作品。
  临帖之前应首先选帖,即选择能激发自己感情的名帖。虽然古代法帖风格多样,各领风骚,但你可以喜欢哪一家就选择哪一家的法帖,带有倾向性是欣赏的角度不同造成的。这是人们感性认识的必然阶段,是临帖前的感性准备。恬淡的、简静的、粗犷的、高古的,均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选择。当然,如果喜欢当代大家的作品,也可以临写。只是在临写的过程中,要追溯他书法的源泉,使之深入进去。但我们临帖应从古帖入手为好,因为古代法帖是经过了千百年时间的过滤遗留给我们的精华。
  选准了帖,进入临写的过程了。在临写之初,读帖显得尤为重要。读,就是品味,对选好的碑帖进行观察与分析,从字法、笔法、章法去分析它的特点,要从中学到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去读,才能丰富我们临摹的内容,提高我们的审美标准。应该说,这是临帖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对于提高入帖的速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读帖的同时,即可进入实质性的临帖过程。临写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过程,应从单个字和某些有特点的部首偏旁入手,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决不能求快,也不能好高骛远。在练习临摹每个字的过程中,应力求准确。准确是第一位的,有了准确的造型之后,才能求其生动。生动是在熟练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结果。
  通常来说,把某本字帖中字的造型掌握80%以上才可进行章法的训练。章法的训练,就是要把字距、行距、首尾等贯穿整幅作品里的那种墨气神韵等灵性的东西表达出来,充分地表达出原作的精神风貌。在注重章法体会的同时,应适当进行意临。意临不一定要全像,而是旨在把握原作主脉和精神实质。但意临不能失之大节,应力求最完美地表现原作。这一点要细心体会,把握好。临完之后,应对照原作,找出临作之精彩处和失败点。这种对比、归纳的方法便于我们更加高度地认识原作,把握其形神结合的特征。
  在临帖进行到一种熟练阶段,可适当进行创作。这可以说是临帖的应用。创作中,如果遇到生疏的字,可以从某家法帖或字典中寻找,力求字字像原帖,不能随意发挥,应养成一种严谨的态度。创作中通常最头痛的事就是布局问题。有时作品写出来了,感到章法上拘谨,缺少感染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应细心品味,进行字距、行距以及字态的调整,反复揣摩推敲,多次做书写调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临帖与创作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不能分割开来。即使很有名气的书家,也是常年临帖不辍。清代书家王铎就有“一日临帖,一日应酬,相互交替,一生不断”之说。
  可见,临帖和创作是一对孪生兄弟。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如果临创得法、坚持不断,将会受益终身。
           高华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