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今日关注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那位“风筝”又来献爱心
不缺吃穿,就盼有人陪着说说话
城乡学生牵手共读同一本书
社区书法爱好者义写春联送居民
2015年0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位“风筝”又来献爱心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李伟家送去爱心年货。



他和“泉城叔叔”捐赠的物资已送给六户贫困家庭
  本报1月23日以《他是不是那位“风筝叔叔”呢》为题,报道过一位自称“风筝”的男子1月19日到市红十字会捐款一事。近日,这位“风筝”男子再次来到市红十字会,并带来了自己和济南的朋友“泉城叔叔”捐赠的物资。2月5日,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这些物资送到了昌乐县6户贫困家庭中。

钟京华
22岁小伙患白血病

  当天上午,记者随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昌乐县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见到了正在化疗的钟京华。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把“爱心年货大礼包”送到钟京华面前时,他非常激动,连声道谢。
  22岁的钟京华,家住昌乐县鄌郚镇东钟村,18岁时,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后来母亲改嫁。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钟京华不得不辍学,在昌乐县城内一家酒店打工。2014年7月,他突然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妈妈得知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出钱给他治病。“妈妈和继父过得也不富裕,他们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钟京华说,至今他已花了5万多元的治疗费,这些钱多是借来的。
  他十分感谢“风筝叔叔”、“泉城叔叔”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爱心帮助,同时他也盼望自己的病能好起来,毕竟他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他真的希望自己能有美好的未来。
李伟
遇车祸头骨缺失

  当天,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又来到了昌乐县乔官镇下河村李伟家里,送去了大米、挂面、油、火腿、牛奶、鸡蛋等爱心年货。“快过春节了,好心人‘风筝叔叔’、‘泉城叔叔’送给你们的爱心年货,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话让李伟的父母感激不已。
  躺在床上的李伟目光呆滞,也不会说话,右侧上半边头骨缺失。“他的头部已经做过3次手术了,花费了30多万元,到现在我们家还欠着一些外债和银行贷款,根本没有钱再给他做头骨修复手术了。”李伟的妈妈孟祥霞哭着说,儿子躺在床上已近6年了,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吃饭都得她嘴对嘴地一口口喂。
  “医生说应该进行针灸治疗等康复治疗,但我们哪还能拿出钱来啊。”孟祥霞说着拿出了儿子发生车祸前的照片。记者看到,照片中的李伟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儿子今年才29岁,儿媳在儿子出车祸后不久就离开家走了,当时孙子才1岁。”孟祥霞哭着说。
  李伟的爸爸李和君说,他们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2009年10月,儿子在城区驾驶着一辆面包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头部严重撞伤,右侧上半边头骨撞没了,经过治疗总算保住了性命,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过一次脑溢血住过院,实在干不了重体力活。”李和君说,他们家现在只靠种地维持生活,希望有好心人能帮帮他们,让儿子能得到进一步治疗。
“风筝”男子
与朋友一起捐物资

  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月19日,一位自称“风筝”的男子曾到市红十字会捐款,为贫困家庭送去过节的年货。近日,这位“风筝叔叔”再次来到市红十字会,不但捐赠物资,还带来了一位“泉城叔叔”捐赠的物资。
  “‘泉城叔叔’是济南人,他和‘风筝叔叔’是朋友,在‘风筝叔叔’的带动下,也向潍坊市民献爱心了。”工作人员说,他们把“风筝叔叔”、“泉城叔叔”捐出的大米、挂面、油、火腿、牛奶、鸡蛋等“爱心年货大礼包”陆续送到了6户贫困家庭中。
  “除了钟京华、李伟家庭困难外,还有其他4户的家庭也非常贫困,他们都非常让人同情。”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把“风筝叔叔”、“泉城叔叔”的爱心送给他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也希望这些家庭能战胜困难,生活越来越好。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张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