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不一样的寒假生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不一样的寒假生活

第03版
不一样的寒假生活
 
标题导航
“妈妈老把我放到同学家”
2015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妈老把我放到同学家”
  “忧伤”的日记   2月6日,寒假第一天,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二年级学生小可写下了第一篇假期日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份小忧伤:“最近我妈老把我放到同学家去,自己竟然一走了之。”小可的妈妈刘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写完了还主动让她看,她心里很内疚,也很心疼。“最近的确是这种状态,但也没办法,总不能天天带着孩子去上班吧。”刘女士一脸无奈。
  左:潍城区人民商城社区四点半学校的老师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右:小学生刘扬兮(中)在市图书馆读书。



小学生写日记表达不满,其实寒假去哪儿有不少选择
  寒假来了,可对于多数家长们来说,离放年假还有一段时间,工作也是格外忙碌,少有时间带孩子。即便有些家长有时间带孩子,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去处。社区托管自然不错,但并不是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商场等公共场所也是不错的去处,但有时人满为患……针对小学生“寒假去哪儿”,2月5日、6日、7日,记者进行了“全城大搜查”。
■市图书馆
增加两万册新书增设书架,备战寒假
  2月7日上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里设置了不少专供读者阅读学习的桌椅。这些桌椅大都被带着寒假作业和课外书籍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占用。
  市图书馆少儿部鲁松主任介绍,每到假期,市图书馆里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儿童图书馆,有的是家长把孩子送去,然后自己上班的;有的家长干脆陪着孩子。除了络绎不绝的人流,图书借阅量也较平常猛增,馆里的自助借阅机前总是排着长队。
  鲁松表示,平常周末的时候,儿童图书馆平均每天有1500余人次借阅图书,借阅册次约1300本-1500本。自从放寒假以来,儿童图书馆每天要接待2500多人次,借阅册次超过2000本。
  针对寒假期间少年儿童读者增多这一现象,儿童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增加了2万册新书,保证提供给少年儿童充足的精神食粮。此外,还增加了推荐图书的专架,扩大了图书的内容与种类,方便孩子们查询、检索、借阅。
  在提供基本的图书阅读服务的同时,为保证少年儿童的安全,图书馆少儿部还特地增加了专门的工作人员。
祖孙父女齐上阵,儿童图书馆最热闹
  在图书馆一楼大厅,几名女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着问题。“我们的家都在附近,图书馆这里有桌椅,可以让我们聚在一起学习,遇到不会的题还能请教别人,能相互督促提高学习效率。”一名女生说。
  相对于其他阅览室,位于一楼大厅西南角的儿童图书馆显得格外忙碌。其中,入口处设置的电子阅览机操作界面简单、漂亮,吸引了不少孩子。另外,书架前也站满了看书的学生。“图书馆空调开放,环境好,书也多,我孙子很喜欢来这里看书,我也能看看报纸。”家住市图书馆附近的市民张先生表示,来图书馆看书读报,比整天闷在家里看电视更有意义。
  高新区赋海仁居小区的刘先生也带着上小学的女儿刘扬兮在这里看书。“她平常很喜欢读书,因为这里离家有点远,平时只能周末有空了才带她来。放寒假了,特地带孩子过过瘾。”刘先生说。“我很喜欢读小说,书读多了不但能讲很多故事,还能提高作文水平。”刘扬兮告诉记者。
■社区四点半学校
寒假期间照常开放,筹备添置新文具
  2月6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潍城区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居委会,五楼有一处公益性机构——四点半学校。虽说是四点半学校,可平时并非只在周一至周五学生放学后开放,周六、周日也照常开放。现在放寒假了,这里也是照开不误。
  记者刚一走进“学校”,马上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一间装修精巧放着不少书籍的教室里,十几个孩子正在为“小记者团代言人”选拔活动接受老师指导。  既是社区居民,又是四点半学校负责人之一的于新春告诉记者,教室里的这些书都是社区居委会出钱购买的,免费提供给孩子们阅读,周末还允许孩子们把书借回家看。
  “居委会正在筹备购置一批新文具、玩具,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于新春说,“我们会一直从事这样的公益活动,为孩子们多做一些实事。”
  “现在,这里有20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社区居民的孩子,也有一些其他社区的孩子。学生平常放学后,可以来这里做作业。现在放寒假了,但家长们年前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有了这样一个去处,就能为很多家庭解决这个大问题。”于新春表示。
孩子假期有去处,家长们长舒一口气
  人民商城社区居委会书记李伟华介绍,四点半学校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2013年,有关部门正式发放了四点半学校的牌子。2015年开始,为了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开放时间扩展到了寒假。“社区里的孩子放学之后都可以来这里做作业,我们不收取任何费用。当孩子们学习上遇到不会的题时,我们还会进行指导。当然,要是其他社区的孩子也想来这里学习,我们也非常欢迎。”李伟华表示,年前腊月廿五前以及正月初十到十四,四点半学校会全天开放,家长大可放心地把孩子送来。
  市民卢女士在人民路小商品城里开便利店,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四点半学校学习。“这里人流大,环境又复杂。我们平常忙着工作,孩子放学之后就在附近玩,安全方面没有保障。现在社区有了这么一个专门供孩子们学习的地方,而且安全有保障,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卢女士说。
  当记者问及孩子的变化时,卢女士非常欣慰:“孩子在这个大集体里能交到新朋友,可以学习到别人的优点,有助于在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对于家长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观察
有人慕名而来要坐二十多站车
  从潍城区西关街道南小于河村坐63路公交车到南关街道人民商城社区居委会,需要途经20多个站点,花费半个多小时。放寒假前的每个周六,鲁女士都要把8岁的女儿牛莉从村里送到四点半学校。
  2月6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四点半学校看到,牛莉正和十几名小伙伴参加学校举办的小记者团选拔培训。除了牛莉之外,其他孩子大多来自附近的青年路小学,在人民商城社区居住。孩子们的父母多数在小商品城做生意,年底格外忙,无暇照顾孩子。这个寒假,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将在这里度过。
  牛莉的妈妈鲁女士说,牛莉是2014年9月份通过别人介绍来的,孩子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古诗、绕口令,朗诵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末一直不放心孩子在外面玩,后来偶然听人介绍这里的小记者团,就送她过来了。孩子在这能交到新朋友,还能锻炼口才,开阔眼界,对成长有很大帮助。”鲁女士说,“放寒假了,把孩子送到在这里,我和家人都很放心。要是我们家附近也有这么一个地方就好了,就不用辛苦跑这么远的路了。”
社区托管为啥就不能遍地开花
  实际上,像人民商城社区这样拥有四点半学校并把开放时间扩展到寒假的,在城区可谓寥寥无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长期在社区工作的人士表示,对于社区来说,小学生放学后的托管和假期的托管,硬件方面都不成问题,场所、书籍等社区都可以提供,最主要是的人员配备,这是制约社区托管的决定性因素。
  “孩子交由社区托管,最起码要三名管理人员。但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有限,这就需要招募志愿者或义工。”该人士坦言,志愿者或义工的时间很难保证。除了人员制约,公共安全也是社区所顾虑的。社区无论是办四点半学校,还是假期托管,都需要承担很大的安全风险。
  人民商城社区书记李伟华告诉记者,该社区的四点半学校之所以办得有声有色,正是因为引入了专业化辅导机构,采取半商业化运作模式。“孩子们日常托管和功课辅导完全免费,如果要报名学校开设的辅导班,就需要额外付费,收费所得作为老师的报酬。这样就兼顾了各方利益,取得一个平衡。”李伟华说。
◎支招
这些去处挺好
  除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这些市民熟知的场所外,记者了解到,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里面还有其它的公益场所,市民可以放心地带孩子前往“度假”。
  位于工人文化宫三楼的潍坊顺杰乒乓球俱乐部,周日全天免费提供场地。旁边的潍坊笑傲乒乓球俱乐部除周六、周日晚上休息外,全年免费提供场馆给未成年人和残疾人使用,喜欢打乒乓球的孩子不妨去那里。此外,喜欢玩机器人的孩子则可以去工人文化宫四楼东侧的美铭乐高机器人创意基地,那里周五至周日免费开放部分场地。
  而对于想让孩子学习国学知识的家长来说,则可以到文质轩国学文化大讲堂,这里周六、周日有给未成年人开设的公益课,但会收取部分材料费与场地使用费。
 文/图 本报记者 齐英华刘燕 王叶妮 实习生 谭瑶李晓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