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潍坊新闻·重点 |
第03版
年的味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全市共审计671个单位,199名领导干部 2014年全市审计情况 概况 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45个,审计单位671个,提交信息报告和信息简报被批示采用810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亿元,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087项。 各项情况 促进纠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9亿元。 审计或者跟踪审计225个重大投资项目,核减投资额11.37亿元。 全市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199名,全市审计机关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34件,40人受到处理或责任追究。 市审计局全年共移送案件线索16件,已结案12件,7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直接追回财政资金1358.61万元。 2015年审计工作重点 开展市属公交行业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绩效情况审计调查。 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 市审计局将开展中心城区水资源情况审计调查。 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全覆盖,强化招投标、物资采购、土地征用、资金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督。
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确保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2月10日,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14年情况,研究总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还表彰了全市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2014年,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45个,审计单位671个,提交信息报告和信息简报被批示采用810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亿元,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087项。会议要求认识新常态,接受新挑战,把握新机遇,对于新形势、新条件下科学发展和难题破解,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亿 2014年,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45个,审计单位671个,提交信息报告和信息简报被批示采用810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8亿元,促进建立健全制度1087项。2个项目获得了全省优秀审计项目。全年共下达审计结论性文书88份,其中审计决定在规定时限内执行率、审计报告在规定时限内整改率全部达到100%。 据了解,2014年审计部门加大了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组织实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涉及22个方面67项措施。围绕上级关于转变作风等部署,将“三公”经费纳入审计重点,开展公车改革专项调查,维护了财经纪律。围绕政府机构改革,对撤并部门单位的资产、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保障了改革顺利进行。 全市移送34件违纪违法案线索 2014年,审计部门加大了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力度。主要关注了扶贫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三农”、教育、医疗、环卫、物业、计划教育、福利彩票资金等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高度重视发生在群众身边违法违纪问题的整改,促进纠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金额3.9亿元。 着眼关于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对土地资源利用、排污费使用等项目进行审计,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鲁台会展中心等225个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或者跟踪审计,核减投资额11.37亿元。 重点关注了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审计部门加大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全市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199名,全市审计机关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34件,40人受到处理或责任追究。协助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五清”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检查。 市审计局全年共移送案件线索16件,已结案12件,7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直接追回财政资金1358.61万元。 今年开展城区水资源情况审计 2015年审计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政策审计、财政审计、民生和资源环保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并进一步深化经济运行中风险隐患的揭示。 持续跟踪检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津补贴发放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的审计,关注“小金库”和“吃空饷”治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等规定的执行情况。开展市属公交行业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绩效情况审计调查。 要循着资金流向,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着力揭示和反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等问题,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对资源管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情况审计,维护资源环境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市审计局将开展中心城区水资源情况审计调查。 关注政府投资的规划布局和投向结构情况,推动发挥投资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推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全覆盖,强化招投标、物资采购、投资控制、土地征用、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促进规范建设和厉行节约。 坚持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确保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本报记者 齐英华 实习生 李晓云 工业主营业务 收入增长8.7% 2月10日,记者从潍坊市经信委了解到,2014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390.8亿元,增幅达8.7%,其中800户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91.3亿元。
工业投资两千亿 2014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390.8亿元,增长8.7%;实现利税1010.7亿元,增长10.1%;利润总额678.3亿元,增长9.2%。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工业用电量332亿千瓦时,增长8.58%,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市800户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9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9%。另外,机械行业实现3221亿元,增长11.5%;医药行业实现300.2亿元,增长13.2%;电子行业实现319.2亿元,增长25.1%;化工行业效益增长较快,利税、利润增幅均在20%左右。 同时,2014年工业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去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2008.2亿元,其中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860项,当年完成投资1550.3亿元,增长20.2%,占工业投资的77.2%。 推进电子商务 我市去年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市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了555.1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光纤总长度106.4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了620G。 同时,我市重点推进了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去年全市75%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开展了电子商务,其中18家企业获得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一。 据了解,我市去年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截至去年年底,9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额110.18亿元。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资源产出率调查统计体系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时,截至目前,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409辆,建设充电站2座,充电桩278个。 本报记者 贾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