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发 |
|

|
|
为国家发改委开出反垄断罚款的最高纪录
 10日,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因为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律,被国家发改委开出了60.88亿元的天价罚单,这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实行以来开出的最高额罚单。10日上午,高通总裁对此事进行回应,表示已支付9.75亿美元(约60.88亿元人民币)罚款,并表示将继续增加中国的投资与投入。 高通公司“反向授权”一直饱受诟病 从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突击检查高通,到10日正式宣布处罚结果,前后经历了15个月。这一罚单不仅改写了中国反垄断历史,更是在全球范围率先改变了高通实行二十余年、通行全球的专利收费模式。 作为手机芯片的绝对巨头,高通对于调查结果表示接受,没有提出反驳意见。这意味着,高通除了缴纳在中国创纪录的60.88亿元人民币罚金外,还会下调专利费,并取消专利反授权。 2009年时,欧盟、韩国和日本都公布了高通反垄断调查结果,但高通都提出了反驳或上诉,最后高通只在韩国走到处罚阶段。高通为何接受发改委的调查意见? 关注反垄断研究的上海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建民告诉记者,据业内人士观察,在发改委的调查过程中,从事实搜集到双方协商,都按照法律法规推进,并且借鉴韩国调查的经验。所以并未出现有法律争议的行为,来自市场的质疑声音也不多。 此外,高通接受调查结果和自身理亏不无关系,因为高通的“反向授权”素来被称为“流氓政策”。高通的反向授权政策,是指手机厂商采购高通的芯片,就得把自己的专利免费许可给高通使用。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记者,高通的反向授权早就饱受诟病,高通凭借自家专利优势,一面向手机企业收取不菲的专利授权费,另一面还要求免费使用这些手机企业的专利,这显然非常不合理。所以,此前才会有数十家企业向发改委举报高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产销国的事实,也使得高通不得不慎重处事。业内人士说,中国手机产量占到全球八成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品牌也都是高通的重要客户。面对中国这样重量级市场,长期处于反垄断调查中,显然不利于高通在中国拓展业务。
高通芯片降价对手机价格影响不大 根据整改方案,高通的专利授权费用将下调,收费标准降为原来的65%,那么,装有高通芯片的手机价格是否会随之下调呢? 据业内人士介绍,高通的产品服务会占到手机的一成到两成之间,但手机厂商一般要和高通签订两份协议,一份是销售协议,一份是专利授权协议。根据本次反垄断调查的解决方案,只意味着专利授权协议需要调整,销售协议是不需要调整的。即使经过调整,高通产品服务的价格还是会高于竞争对手,因此,手机厂商的成本并不会明显降低,手机降价的空间自然也不大。 “我认为不太可能有明显降价”。王艳辉告诉记者。根据手机中国联盟估算,收费标准降低后,高通每年大约少收两三亿美元,也就是十几亿元人民币。即使手机厂商全部通过降价让给消费者,一部两千元的手机最多也就省三十元,消费者感觉并不会很明显。 某手机品牌负责人也认为,芯片降价导致手机降价的可能性不大。芯片成本并非手机的主要成本,而且目前手机已经进入升级换代期,消费者更愿意多付钱购买品质更好的手机。所以,苹果史上最贵的iPhone6在中国仍创下销售纪录,国产手机也接连推出3000元以上手机。 而且,目前品牌国产手机低价机已经低于100美元,这比谷歌推出的入门级手机还要便宜。
高通认罚并将继续增加在中国投资 2月9日晚间消息表明,高通支付9.75亿美元罚款进行和解,创造了中国反垄断罚款的最高纪录。另外,国家发改委还要求高通对中国的智能手机专利授权做出多项调整。 比如,在专利授权中,高通将单独为现有3G、4G等重要的中国专利提供授权(不再和高通其他专利捆绑);对于在中国销售的,获得高通3G、4G专利授权的设备,高通收取不同比例的专利费;许可证持有方可以从2015年1月1日起选择执行为中国地区设备销售准备的条款…… 2月10日上午,高通总裁德里克·艾波瑞里表示,经过15个月的沟通,发改委最终认可了高通的整改方案,未来高通将持续增加中国的投资与投入,增强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及上下游的关系。 “尽管最终达成的解决方案中,也有一些让我们感觉失望的方面,但发改委接受了我们的整改计划,并用行政决定的方式公布了出来。”德里克·艾波瑞里说。 他声称:“调查终结后,高通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中国3G/4G技术普及的浪潮中来。”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