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走天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年的味道

第04版
年的味道
 
标题导航
景区纪念品模样差不离
2015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区纪念品模样差不离
业界认为须加大对纪念品版权保护力度并鼓励创新



  去外地景点旅游购买当地纪念品早已经成为很多游客的乐趣和习惯,然而近些年来,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春节即将来临,很多人又做好了出行的准备,景区纪念品能否受到游客的欢迎,关键看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创新。
景区纪念品同质化严重
  去年国庆假期,一位游客在网上吐槽说,她在国内某景区内买了一块“湘绣”手绢。后来在旅游中发现,同样一块手绢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布料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
  “以前出去玩儿还愿意花心思挑选些小物件作为自己每到一地的纪念,后来发现,很多景点卖的东西都一样。在西藏挑选的手链,到了丽江也能买到一模一样的。东西南北走一圈,带回来的东西几乎没有差别。”说起旅游纪念品,我市旅游爱好者李女士表示很无奈。
  家住经济开发区的市民吕女士表示,她去过多个海滨城市,发现景点的纪念品大同小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等几个城市我都去过,但是旅游纪念品几乎都是贝壳制品、珍珠项链等,去滨海城市游玩似乎去一个地方就够了。”吕女士说道。
  市民王先生表示,他之前去苏州旅游,在一景点内购买了一双鞋,回来之后才发现里面的标签是“made in青岛”,这让他很是郁闷,“早知道就不用去那买了,潍坊肯定也有卖的。”王先生说。
  记者采访发现,不止外地景区纪念品同质化严重,我市大部分景区也存在此问题。多数景区都有如面具、玩具手枪、手链等纪念品出售。
部分“特产”叫好又叫座
  潍坊本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杨家埠年画、高密的扑灰年画等很有当地特色,是非常好的旅游纪念品。
  潍坊金宝乐园经理赵本梁表示,金宝乐园以观赏动物为主,会制造出可爱的小动物造型玩具如熊猫的毛绒玩具等,冬季还推出大熊猫手套、玩具、熊猫马甲等产品都非常受游客的喜爱,仅此类纪念品一年收入在60万元左右。
  潍坊富华游乐园经理张建文表示,他们根据游乐场的特色开发了摩天轮、旋转木马等形象的儿童玩具,很受儿童欢迎,其他如风筝、剪纸等潍坊常见的特色产品他们也有销售。下一步,他们将逐步扩大与本景区特色有关的纪念品。

根据景区文化创新产品
  春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铁兵是一位旅游达人,去过全国大部分的景点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李铁兵对纪念品同质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关部门缺少产权保护意识,大景区缺乏授权意识,而一些有创意才能的青年设计师们,在付出辛劳完成设计生产后,作品没有产权保护,市场上很快就被仿制,导致设计师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李铁兵表示,目前多数旅游景区对旅游商品的开发不够积极,依然以门票经济为主。
  此前有媒体报道,大学生小岳毕业后回家乡敦煌开了家小商铺,卖自己设计的原创敦煌手绘地图、地图丝巾、手绘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颇得顾客的喜爱,但盗版侵权却让她头疼。“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用不了几天满大街都是了,盗版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小岳无奈地说道。
  李铁兵表示,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版权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鼓励景区根据自身及当地文化内涵等进行创新。   本报记者 隋炜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