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年的味道 |
第03版
年的味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暖冬行—从脚下开始”活动告一段落,惠及近300名寒门学子 “感谢叔叔阿姨对我和妹妹的帮助和关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和你们一起去帮助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这是受助学生李丁一给潍坊爱心义工写来的感谢信。1月19日,由本报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主办,山东昌邑四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特别赞助,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参与的大型公益活动“暖冬行——从脚下开始”正式启动,近一个月时间里,本报记者跟随爱心人士为近300个贫困家庭的寒门学子送去助学款、新鞋子及年货。如今“暖冬行”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风筝之爱”还将继续播撒。
受助孩子 把义工当成好朋友,说出心里话 最近几天,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办公室不断收到来自全市各个县市区的来信,写信的都是近期他们资助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在读小学,有的在读中学,但都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是义工们的资助让他们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对这些家庭而言,不仅上学是一个难题,孩子们想拥有一双新鞋都是奢望,本报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起“暖冬行——从脚下开始”活动后,潍坊爱心义工为29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了崭新的鞋子,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不再畏惧家境贫困和生活的压力,以后我会更加刻苦学习,决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受助学生王萍写来的一封信,她说,平常自己跟着姥姥生活,感谢义工不仅给了他们物资上的帮助,更让她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临朐县九山镇的石洁今年读初二,奶奶患有癌症,父亲因慢性肾炎导致双眼视力模糊无法干活,全家都靠母亲种地维持生活。乐观上进的石洁在班里一直是前五名,义工从几年前就开始对她进行资助。她将义工当成可以倾诉的好朋友和学习的对象,在信中她说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想法:“这次考试虽然全是A,可我应该考得更好,因为疏忽丢了10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了,细心不犯‘无心’之过。” 义工 无论多忙都参加活动,孩子都顾不上 “加入义工虽然忙、累,但看到这些信的时候就感觉全都值了。”义工“飞雪”这样对记者说。 在潍坊爱心义工QQ群里,“飞雪”一直非常活跃,几乎每一次活动她都会参加,她的真实姓名是王海霞,是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席,2006年加入潍坊爱心义工后,她将很多精力投入其中。王海霞平时做生意,而义工的活动大多都安排在周末。每当有活动时不管多忙她都会放下手上的活参加,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 在外人看来,义工们在“暖冬行——从脚下开始”的活动中只是发放物资和助学款,其实王海霞和义工们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很多。“首先要募集资金,之后要整理所有受助孩子的资料,挨个打电话统计他们的鞋号,再根据地点安排好发放路线,最后招募义工去发放。”王海霞说,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是她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马庆丰介绍,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15日,2013年12月23日在市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为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是潍坊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公益组织。先后资助困难家庭学生600多名,累计发放助学款140多万元,目前资助孩子284名。 “风筝之爱”还将继续播撒,望好心人参与 根据统计,自“暖冬行——从脚下开始”活动开展以来,潍坊爱心义工共为284名孩子送去助学款12.87万元,新鞋子290双,其中临朐、高密、青州分会分别单独送给贫困家庭大米、油等年货及学习用品价值23000余元。 潍坊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刘国栋说,希望通过“风筝之爱”活动的开展,唤起更多的人去关注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这样的助学活动他们会一直开展下去,“暖冬行——从脚下开始”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风筝之爱”还将继续播撒,期望广大爱心市民也能参与进来。 “2月10日,收到陈新忠爱心款1000元;2月11日,收到王晓媛爱心款1500元;2月12日,收到陈静爱心款500元……”自本报公布潍坊爱心义工捐助账号以来,连续收到热心市民捐赠的爱心款。刘国栋表示,非常感谢爱心市民的支持,他们中心有专人负责这些款项,保证将这些善款用于贫困家庭孩子的资助。爱心人捐款后可及时联系财务部告知捐款意愿,他们会根据捐助者的捐款意愿合理使用爱心款。 潍坊爱心义工公用账户为:建行潍坊经济开发区支行,户名:潍坊市爱心义工公益服务中心,账号:37001675608050151088,联系人陈汝梅,电话13793616728。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