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火星上建空间站的技术不成熟,疑是靠赚足眼球来吸金 自从移民火星的计划招募志愿者以来,全球已经有8万多人报名,其中中国有1万多人报名。但该项目负责人几天前在接受采访时对计划的实施打起了退堂鼓,认为这个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2023年恐怕难以成行。目前,中国的报名者已经为该项目贡献了十多万美元报名费,但有报名者觉得该项目不靠谱想退费却不行。 “移民火星”被质疑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推出“移民火星”计划的公司“火星一号”是在2011年6月23日注册的机构,雇员仅一人,注册地址是阿默斯福特的一处民居,也是被诸多媒体称为“首席执行官”的巴斯·兰斯多普的个人登记住址。 当记者来到“火星一号”公司的办公地点时,发现现场并没有“火星一号”的相关标识,兰斯多普和他的同事只是在一大片开放办公区域中占据了几张桌子。因此,媒体推断“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很有可能是一场商业骗局。 18日,有中国学者表示,移民火星的计划很不靠谱,对于计划不能实现并不吃惊,因为该项目就是一场商业炒作。 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空间法研究所副所长马松·茨望恩近日表示,由于计划中被送往火星的志愿者有去无回,这已经触及伦理问题。
发展 两年多吸引了8万份申请 2010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提出,面对地球有限的资源和不断膨胀的人口,人类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寻找出路。他预测,2050年,人类将实现火星移民。霍金负责预测,有人负责执行。 2012年年底,荷兰一家私人公司“火星一号”启动“有去无回登陆火星计划”,他们预计于2018年将无人驾驶汽车发送到火星上,在2024年将首批4名火星宇航员发射升空,并于2025年初步完成火星永久殖民地建设,此后每两年都将输送4名宇航员到火星,并最终达到有40人定居火星的目标。 “火星一号”计划自从上月在全球发起报名两周以来,目前已经有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的8万多名志愿者申请,其中光中国的申请就有1万多人。目前,8万名报名者的报名费已经超过100万美元,其中中国报名者支付的报名费达10多万美元。在经过两轮筛选后,近日,产生了共计100人的大名单,其中有4位华人。 志愿者 家属不支持他火星移民 向全球招募志愿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号”计划饱受争议,但四名华人入围候选人名单的消息却迅速走红。河北邯郸林业局农艺师李大鹏更是成了家乡的“名人”,这个春节他在媒体电话和镜头的包围中度过。 自李大鹏报名后,妻子蒋朝杰发现家里的书柜里冒出了许多火星方面的书籍,连儿子的儿童画册里,都出现了火星的内容。 蒋朝杰起初以为丈夫是一时沉迷于火星探险。此后两年里,李大鹏经常和她探讨火星宇航的一些趣事、新闻动态,甚至希望她能帮忙测算一下星际轨道,“玩得太投入”。 因审核时间跨度两年,蒋朝杰逐渐淡忘了这些事,直到前两天有同事告诉她:“你们家大鹏上新闻了,你知道吗?” 蒋朝杰坦言,她愿意支持丈夫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但跑到火星过“牛郎织女”的日子,她肯定无法接受。 “去火星一去不复返,你妈妈知道吗?”这是李大鹏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李大鹏的妈妈告诉记者,她原本以为儿子只是在发展兴趣爱好,但现在她开始担心和害怕,“这孩子总是不按套路出牌。我听着就心慌,去国外旅游一圈还不够吗?等技术发达到去太空像平时坐飞机一样再去吧。” 虽然李大鹏尽力解释自己只是享受参与的过程,但蒋朝杰目前仍有些放心不下,“最好安稳在地球上吧,我肯定不会让他去。”
移民会缺氧而死 火星移民计划受到关注,也饱受争议,一些专家认为火星移民计划有去无回,不是一个严肃的科学工程,而是一个靠赚足眼球来吸金的商业真人秀。 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看来,“移民”火星的技术也不那么靠谱,“现在在火星上建空间站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麻省理工学院一个5人小组利用荷兰“火星一号”太空发射公司的数据,分析人类移民火星所需的氧气、食物和技术的数学公式,完成一份35页报告,认为鉴于火星上的条件和现有人类技术的限制,移民火星计划至少目前不可能。 报告说,如果真的移民火星,从地球带去的植物仅能生产“不安全”数量的氧气,大约两个月后氧含量将开始耗尽,“大约68天内,可能出现第一例死亡”。 研究人员说,如果人类要长期定居火星,还需要新技术,“需要某些形式的生命维持系统,这是一项在太空飞行中尚未研发的技术”。另外,从地球向火星运送备用零部件也是一项挑战,会增加移民火星的费用。 火星距离地球至少5500万公里,人类到达那里需耗时至少7个月。这一计划引发不少专业人士质疑,被指责不靠谱。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