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今日关注

第04版
2015潍坊两会
 
标题导航
“玉贪”倪发科一审获刑17年
2015年03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贪”倪发科一审获刑17年
  2月28日上午,倪发科在宣判现场。新华社发
  陈伟(资料图片)



系安徽省原副省长,贪腐多涉“雅贿”
  2月28日上午,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认定被告人倪发科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7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一百万元。被告人倪发科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一审宣判 获刑17年当庭表示服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倪发科利用担任安徽省六安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六安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六安市委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谋取利益,其本人或通过特定关系人或与他人共谋,先后49次非法收受有关单位负责人丁劲松、黄劲松、吉立昌等9人给予的人民币、玉石、玉器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96万余元。倪发科还对其家庭财产、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的578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倪发科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应数罪并罚。案发后,倪发科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大部分犯罪事实,具有坦白情节;积极退缴全部赃款赃物,认罪悔罪,对其可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庭审中,倪发科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认可,表示服从法院的任何判决。社会各界人士及倪发科的亲属100余人参加旁听。

案情回顾 去年12月法院开庭审理
  2013年6月4日,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同年9月26日,倪发科人大代表资格被终止。同年9月30日,中央纪委公告称,倪发科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其亲属收受巨额财物,道德败坏。
  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其中收受他人巨额财物问题已涉嫌犯罪。其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2014年10月27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倪发科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由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2014年12月的庭审中,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照片、鉴定意见等证据,指控被告人倪发科先后49次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字画、玉石、现金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约1300万元。同时指控被告人倪发科对折合人民币约580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来源,其行为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庭审辩护人在法庭发表了辩护意见。法庭归纳控辩双方的争议焦点,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控辩双方围绕焦点问题开展了辩论。

多涉“雅贿” 玉石玉器等占受贿额70%
  此次庭审过程中,倪发科收受的大量玉石“雅贿”作为证物被曝光。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的消息显示,倪发科2008年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后,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接触上了玉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资料显示,60岁的倪发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下乡知青、安徽生产建设兵团班长干起,一步步走上副省长的岗位。
  据了解,检察机关指控的约1300万元受贿总额中,上千万元的玉石、玉器和奇石,占比70%。
  倪发科多次收受与自己“深度”交往多年的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吉立昌等人的巨额贿赂。作为回报,倪发科为这些企业的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滥用权力,当“掮客”拉关系,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落实用地指标等。

忏悔录 被“石头”绊倒 摔下万丈深渊
  法庭上,倪发科收受的玉石曝光,经鉴定有上千万元。倪发科在剖析犯罪原因时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多年来,我没有学会抽烟、喝酒、打牌、玩麻将,但我偏偏痴迷上了玉石玉器,让疯狂的石头,把我绊倒,摔下万丈的深渊。”
  他称不知不觉收了大量的玉石玉器,犯罪后经鉴定,价值1000多万元,才使之吃惊猛醒。
  “法律是无情的,我悔之已晚,这次指控我的受贿总额1348万,其中上千万的玉石、玉器和奇石,占到我受贿额的70%。除此以外,我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580万元,其中玉石、玉器也占了一定高的比例。”他说。
  中纪委对倪发科的“雅贿”曾发表评论:“雅贿”升值潜力不小,成为官员眼中的“摇钱树”。一些字画、古董等价格远超一套房产、一辆轿车,且升值潜力巨大,导致贪官们对“雅贿”情有独钟。
  倪发科在案发后坦言深知“好的玉石玉器绝对是高消费、奢侈品”,“远比其他钱财更安全,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相关新闻
枣庄市委原书记陈伟被查
  在“消失”了一个多月之后,枣庄市委原书记陈伟有了“消息”。根据山东省纪委官方网站2月28日公布的消息,“枣庄市委原书记陈伟涉嫌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陈伟,男,1966年10月生,浙江金华人,198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任中共枣庄市委书记、党校校长。2015年2月被免去中共枣庄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海归双博士、中日“民间大使”、“山东最年轻市长”,这些年加诸陈伟身上的光环和标签不少。他曾接连创造多个山东省内官员升迁纪录,包括36岁成为“最年轻正厅级官员”、40岁成为当时的“山东最年轻市长”。作为国家引进的海归双博士,其由日企部门主管空降山东威海,不到两年实现正处到正厅的三级跳,更是常人无法企及。
  陈伟“出事”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此前,山东省召开的人大会议,陈伟没有出席。同时,枣庄市委书记也已经易人,当时也未说明陈伟的去向。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陈伟主持建设的台儿庄古城项目,当时争议颇大。后来,更高层次的领导视察该项目之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争议才得以平息。
  记者注意到,此次山东省纪委公布的消息使用的是“涉嫌违纪”,并没有通常使用的“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也无“违法”这个词语。
  值得注意的是,陈伟仕途所经威海、枣庄两地,均曾是令计划妻子谷丽萍一家生活过的地方。1957年出生的谷丽萍籍贯即是山东威海。一位枣庄商界知情人士透露,谷丽萍近年来常回枣庄游玩,都由陈伟负责接待,与谷丽萍关系十分密切。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