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2015潍坊两会

第03版
2015潍坊两会
 
标题导航
失散73年,亲兄弟你们在哪
女子裸聊被截图敲诈
待业名校生入室盗窃
2015年03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散73年,亲兄弟你们在哪



临朐90岁的张法魁与两个弟弟在青岛失散,盼市民提供线索
  “这次过年回家,90岁的父亲因为思念失散73年的兄弟,年夜饭都不吃,总是哭。”3月2日,老家是临朐县辛寨镇的张乐德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张法魁的两个弟弟在1942年托付给了青岛四方区一家药铺的老板,现在年龄分别是78岁和82岁。如果有知道相关线索的市民,欢迎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尽快帮九旬老人圆了这个多年的心愿。
为讨生活,三兄弟失散
  3月2日,一则“帮90岁老人寻找失散73年兄弟”的消息在各大网站转发,当日,记者联系到发帖者郭先生。“今年春节过年回家,姥爷年夜饭都不吃,只是在那里哭,想要寻找自己失散的两个弟弟。”郭先生表示,他姥爷张法魁已经90岁了,一心想找回失散的两个弟弟。
  张法魁58岁的儿子张乐德告诉记者,他们老家在临朐县辛寨镇东埠西村,1942年大饥荒的时候,父亲张法魁带着他的母亲和两个弟弟到青岛谋生。“当时父亲18岁,父亲的两个弟弟分别是8岁和12岁。因为我奶奶有智力残疾,到了青岛不久就走失了,只剩下父亲和他的两个弟弟独自生活。”张乐德说,他小时候听父亲说,那时父亲还小,带着两个弟弟根本无法生活,就将他们托付给了当时在青岛市四方区的一家药铺老板,让两个弟弟在药铺当学徒,自己则找了个大户人家“卖身”当仆人。
  张乐德告诉记者,当时父亲把自己卖了16元钱,临走时留给了两个弟弟10元钱。
想念亲人,常以泪洗面
  “父亲说那个开药铺的人家姓万,家里没有孩子,对他两个弟弟很照顾,所以他才能放心离开。”张乐德对记者说,此后父亲跟着大户人家在各地辗转很长时间,到解放后才回到临朐老家。
  张乐德说,由于当时父亲是“卖身”给了大户人家,所以跟着大户人家四处打工,生活很困苦,跟父亲一起打工的人很多都死了。自从父亲回到临朐老家后,生活越来越好了,父亲就越来越思念自己失散的两个兄弟。
  “今年春节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父亲也不吃,自己用水泡了点煎饼就着咸菜,吃完就开始哭,说想自己的两个兄弟。”张乐德说,连续多年父亲时常这样,一想起失散的两个弟弟就泪流不止。“现在父亲已经90岁了,耳朵聋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做儿女的就想尽力帮他圆了这个心愿。”张乐德说。
  张乐德告诉记者,父亲当年在家排行老二,当年失散的是四弟和五弟。“四弟12岁,乳名叫瑞祥,五弟8岁,乳名叫盖祥。父亲说当时两个弟弟还没有大名,以后很可能就跟随药铺老板姓了,如果没记错的话,药铺老板应该姓万。”张乐德说。
盼提供线索,圆老人多年心愿
  发帖者郭先生给记者发了张张法魁现在的照片。“姥爷兄弟几个的长相都差不多,非常相似。”郭先生表示,当时和姥爷他们一家一起从老家临朐到青岛的共有86个人,但到了青岛后就各自散开,失去了联系。之前父亲也多次前往青岛寻找过两兄弟的下落,可惜没有多少线索。加上原本的药铺位置如今早已变成了高楼大厦,丝毫找不到当年的痕迹。
  “这些年父亲的几次寻找都没有结果。前段时间,他托朋友打听到,有一个90岁的老太太还记得当年那个药铺,而且药铺老板还有两个外甥在当学徒。”张乐德说,一家人听到消息后,觉得各方面条件都吻合,就马上去找那位老人,可那位老人表示她也不清楚药铺后来搬到哪里去了。
  “如果父亲两个弟弟的后人能看到这个消息,说不定找到的机会还能大一点。”张乐德说。如果市民有相关线索,可以拨打15065630793联系本报记者。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