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8版:青州新闻·文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2015全国两会

第04版
2015全国两会
 
标题导航
大红灯笼耀古城
解读“人生三戒”
说园
2015年03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读“人生三戒”
□传泰希望小学 韩祥远



  翻看于丹的《论语心得》,篇篇闪耀着人生智慧的光芒。其中她对孔夫子“人生三戒”的解读,让我眼前顿时一亮。孔夫子说,年少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三戒”正好说出了人性的致命弱点所在。只要克服了这些弱点,人生就是一条坦途,时刻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如果克服不了这些弱点,人生就会跌进痛苦的深渊,永远生活在抱怨、怨恨之中。
  于丹解释说,人在少年的时候是血气未定之时,一个人容易冲动,什么样的想法都不成熟,这个时候戒之在色,要在心里把情感问题作为大事处理好;及至中年,血气方刚。一个人家庭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包括薪酬待遇基本上到了稳定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谋求更好的空间。所以孔子的提醒就一个字,叫做戒之在“斗”。到了晚年,血气渐衰,人年老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征,到你的心理状态都已经开始走向了平缓。在这个时候人还有所戒吗?孔子说还有一个字叫做戒之在“得”,就是你的得到。
  生命是一个过程。少年是基础,要多汲取营养,人生大树才会长得高大婆娑。反之就会枯萎、暗淡,没有光泽。少年之时应当抓紧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读书,提高自身素养,为长成大树打好基础。在中年,如于丹所说,家庭、事业、薪酬都稳定了。这个时候,人所想的就是要谋求更好的职位,赚到更多的钱,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些人常常是攀比心理,嫉妒心理在作祟,看人家的职位显赫了,物质条件比自己好了,就不平衡了,于是想方设法和人家对着干。本来自己的工作生活也不错,可就是郁郁寡欢,肝火旺盛。其实,何苦呢。人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技术、技能上创新,高人一筹,岂不比跟人家斗要好吗?于丹说得好,“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因此,不要和人家斗,要和自己斗,与自己的知识、技能斗,这样的斗才有意义,才会光明磊落。当人步入老年,不能再为名和利而劳心劳神,不能再计较得与失,要活出另一种境界,尽其所能为社会散点余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孔夫子的“三戒”是一面镜子。有了“三戒”,我们的人生会多一份平静,少一份喧嚣;多一份平和,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轻松,少一份劳碌;多一份平坦,少一份羁绊;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伪。让“三戒”照亮你的人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