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2015年全国两会 |
第03版
2015年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葛玉莹患了白血病的女儿。 |
|

|
|
3月4日,本报A12版以《她有“最好的”骨髓但没钱》为题,报道了老家安丘的年轻妈妈葛玉莹,四处筹钱为女儿捐骨髓一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报道发出后,有的小孩子捐出了自己过年的压岁钱,还有的市民“组团”捐献。 女孩捐出三千压岁钱 3月5日,一位姓郑的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想给葛玉莹捐款。让记者没想到的是,此次捐款是郑女士12岁女儿的想法。郑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名叫韩慧莹,目前在潍坊中新双语学校读书,虽然年龄小,但是女儿十分有爱心。 “我们家订着《潍坊晚报》,女儿也天天看报纸,在看到葛玉莹的报道后,女儿很受触动,很想帮帮文中这个患白血病的孩子。”郑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女儿收了大约3000元的压岁钱,女儿把这笔钱攒了起来不舍得花。但是看到报道后,却想把这笔压岁钱捐给患了白血病的孩子。 记者了解到,3月6日郑女士已经要到了葛玉莹的银行卡号,并已经把孩子的压岁钱打了过去。“钱虽然不多,但是却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大家都来帮一帮这个孩子。”郑女士告诉记者。 市民“组团”献爱心 5日,记者了解到,临朐县第五中学2003级的几名毕业生“组团”为葛玉莹捐款。记者联系到其中一名毕业生张磊,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班级搞了一次聚会,每个人凑了100元的“份子钱”,聚会完后,除去酒水餐费,这笔钱还剩余了将近500元。 “当时我们在QQ群里商量怎么处理这笔钱,正好有一个同学看到《潍坊晚报》报道的这则新闻,我们一下子都被打动了。”张磊告诉记者,大家一致决定,不再返还这笔钱,而是用于献爱心。 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6日,在奎文区大虞文化城工作的谭先生打来电话,表示想要资助葛玉莹。但是对于捐款数目和自己的具体名字,谭先生却不愿意过多透露。“我只是单纯想帮帮这个孩子,不想宣传自己,能帮到孩子最重要。”谭先生说完匆匆挂了电话。 葛玉莹告诉记者,对于帮助孩子的好心人,她真的非常感谢。葛玉莹说,约50万元的医药费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有帮我女儿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心中的感谢,但是他们就是我女儿活下来的希望。”葛玉莹哽咽道。 记者了解到,由于骨髓移植手术花费巨大,这个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希望有爱心的市民继续对这个家庭施以援手。捐款账户6223910300074681潍坊银行葛龙芝(葛玉莹姐姐),也可以联系本报记者15065630793。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