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2015全国两会 |
第03版
2015全国两会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
|

|
|
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3月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七场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发布会上,王毅表示,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丰收之年,也是开头之年、创新之年。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谈到南海岛礁建设,王毅表示这是在“自家院子”。此外,王毅还介绍,从3月9日起,中国和加拿大就会互发有效期最长为10年的签证。 开场白 向女同胞 致以祝福 在回答记者提问之前,王毅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首先我要向女记者们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外交的女同胞们致以诚挚的祝福。” “记得去年的今天,马航370航班失联。一年过去了,飞机还没有找到,但搜寻仍将继续!对于370航班的乘客家属,今天是艰难的一天,我们的心和你们在一起。马航的理赔工作已经启动,我们愿向每一位家属提供一切需要的服务,协助大家维护好正当和合法权益。”王毅说。 1谈收获 朋友圈越来越大 记者:2014年是中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丰收之年。请问丰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015年外交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和关键词? 王毅:2014年确实是丰收之年,也是开头之年、创新之年。我们成功举办上海亚信峰会和北京APEC会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我们大力推进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着眼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地区组织,结成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 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一个重点,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继续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的契合点。两条主线,是做好和平与发展大文章。我们将办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并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参与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国际气候变化合作。 2谈出境 中加互发10年签证 记者: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不断攀升。在便利公民出行和保护公民在海外的正当权益方面,外交部有哪些计划和举措? 王毅:去年,中国公民出境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海外最大的流动群体。同时,我们还有2万多家中国企业、数百万中国同胞生活和工作在世界各地。我们始终把每一位同胞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去年,外交部设立了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开通仅半年,接到了3万多通电话。我们希望更多同胞知道这条热线,用好这条热线,有困难请拨12308。 去年一年,我们同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简化签证的协议,数量是前四年的总和。中国也刚和加拿大就互发有效期最长时间为10年的签证达成一致,3月9日实施。 海外民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脚步走到哪里,中国保护就会跟到哪里。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让同胞们更直接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大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走得更顺利、更安全、更舒心。 3谈发展 “一带一路”是共赢 记者:有人将“一带一路”倡议比做“马歇尔计划”。中国对此如何看待? 王毅:“一带一路”比“马歇尔计划”古老得多,又年轻得多,不可同日而语。说它古老,是因为“一带一路”传承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丝绸之路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说它年轻,是因为它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是开放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地缘政治的工具,更不能用过时的冷战思路去看待。 “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4谈秩序 中方绝非另起炉灶 记者:有言论说,中国想要挑战甚至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建立中国主导的新秩序。对此您如何评论? 王毅:我要明确地讲,中国历来是国际秩序的建设性一方。如果把联合国中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比做一艘大船,今天,我们和190多个国家同在这艘船上,绝不是把船打翻,而是要和各国共同努力,让这艘大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得更稳、更好。 70年来,国际格局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秩序自然需要与时俱进。我们主张对国际秩序和体系进行改革,并非推倒重来,也非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 5谈中俄 共研远程宽体客机 记者:在卢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中国将如何与俄罗斯开展合作?特别是推进能源、金融领域的合作?两国如何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 王毅:中俄两国关系不受国际风云的影响,也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今年,双方将力争实现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协议并启动对接。将全面开通建设东线天然气管道,并签署西线天然气合同的协议。加快联合研制远程宽体客机的进程,启动远东地区开发的战略合作,并加强在高铁方面的合作。 同时,中俄双方今年将各自举办一系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活动。我们将互相支持,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胜利成果。 6谈中美 要更多端起望远镜 记者:今年下半年,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访问。中美加强协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将如何帮助两国解决在诸如网络安全、亚太地区海上争端等领域的一些矛盾? 王毅: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秋天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们期待两国元首继瀛台夜话之后再续佳话,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中美是两个大国,不可能没有分歧,分歧也不会因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一夜消失。但我们不必总是用显微镜去放大问题,而是要更多端起望远镜去眺望未来,把握好大方向。我们认为,新型大国关系应从亚太做起。只要双方建立和增进战略互信,彼此积极良性互动,中美就一定能共同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至于网络安全问题,中美都是互联网大国,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我们希望网络空间成为两国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摩擦的新源头。 7谈中朝 不受一时一事影响 记者:朝中领导人今年是否能实现会晤?“六方会谈”是否有恢复的可能? 王毅:中朝是友好邻邦,中国人重信义、讲情义,不因也不会受到一时一事的影响。两国领导人何时会晤,要看双方领导人的方便。 当前,半岛局势又进入敏感期。中国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冷静克制,多说正面的话,多办积极的事,为重启六方会谈继续营造气氛,积累条件。 8谈中印 边界谈判走上坡路 记者:印度总理莫迪今年将访华,你对中印关系发展有何期待?中方如何看待这次访问?两国是否有望在边界问题上取得突破? 王毅: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进行历史性访问。两国领导人在莫迪总理家乡古吉拉特邦手摇纺车的画面在中国广为传播。中华民族讲究礼尚往来,今年莫迪总理访华也一定会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经过多年努力,边界谈判续有进展,边界争议得到管控。当前,中印边界谈判正处于量变的积累当中,有如登山,虽然辛苦,但走的是上坡路。这就尤为需要把中印合作发展得更好,为解决边界问题不断提供动力。 9谈伊核 看到隧道尽头亮光 记者:去年两度被延期的伊核全面协议的谈判马上就要面临今年6月底新的期限。关于谈判的前景您是如何预期的?在谈判当中,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王毅:全面解决伊核问题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安宁、提供通过和谈解决重大难题的有益经验。 伊核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谈判本身,目前谈判的前景虽然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亮光。谈判已经到了临界点,各方尤其是主要谈判方,应该尽快作出政治决断。中方是谈判的重要一方,迄今为止,我们为解决谈判中出现的难点、焦点作出了我们的积极贡献。我们愿意同各方一道,早日跑完伊核谈判这场马拉松。 10谈作为 继续发挥中国作用 记者:过去一年在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上,中方有很多积极出击的行动。这是否意味着中方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上将更加积极主动? 王毅:如同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道,对待热点问题首先要把好脉,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先搞清楚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不能乱开药方。要综合施策,不要动不动诉诸武力或者制裁。要找到问题的源头所在,对症下药,从根子上消除滋生的土壤,这样才能使病症不再复发。 总之,我们会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主权与平等的前提下,继续为妥善处理各种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 11谈南海 合法合理就有权做 记者: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南海岛礁进行填海造地。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南海政策乃至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发生改变? 王毅:中国在自己的岛礁上开展必要的建设,不针对也不影响任何人。我们不会像有的国家那样,跑到别人家里搞违章建筑,也不会接受在自家院子里施工时被人指手画脚。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事情,我们就有权利做。 12谈追逃 织密“天罗地网” 记者:中方今年是否会继续开展海外反腐行动,并加强国际反腐合作? 王毅:2014年我们在海外开展了“猎狐”行动,抓回了一批外逃嫌犯,完成了11项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协作条约的谈判,使这两类条约的总数达到了91项,实现各大洲的全覆盖。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国际追逃追赃也绝不会松懈。外交部将会与世界各国加强沟通协作,将反腐国际合作这张“天罗地网”织得更密,让再狡猾的狐狸也无处可逃。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