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12月下旬,蒋介石为全国战场所累,决定放弃胶东,将范汉杰调往东北战场,其主力部队也在此前后相继撤离。蒋介石部署的胶东军事行动彻底失败,又将山东划分为4个靖绥区,企图保住山东地盘,卷土重来。潍县、昌乐、益都等县属驻济南的第2靖绥区,高密划入驻青岛的第11靖绥区。高密解放,潍县城依然驻有重兵,胶济线坊子以西区段,大部仍为国民党军控制。1948年春,许世友、谭震林自胶东挥师西进,一举攻克周村、张店、潍县等城镇,扫清了胶济中段之敌。 益都第三次解放,华东局机关驻入 1947年12月底,范汉杰率54军乘军舰离开青岛,转赴东北战场。 当年他曾夸下海口,要将“共军”赶到东海里喂鱼,结果却是自己所率胶东兵团分崩离析。通向内地的交通线均被解放军截断,退缩到青岛、海阳、烟台一线的国民党军,只能从海上撤走。 1948年2月底,华野东线兵团在掖县完成整军,改为山东兵团,辖第7、9、13纵队及渤海纵队,担负整个山东战场的作战重任。 3月初,许世友、谭震林率成钧7纵、聂凤智9纵及鲁中、渤海地方部队,穿越潍北,插向西去。 当部队行进到昌邑时,驻守潍县的国民党第96军军长兼45师师长陈金城获悉,大批“共军”队伍向潍县开来,慌忙调兵遣将,准备迎战。 许世友、谭震林虚晃一枪,目标却是周村、张店。陈金城虚惊一场,暗自庆幸。 拿下周村、张店,许世友、谭震林又在胶济路西段连克13座城镇,然后回师向东。 3月24日,驻益都县城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闻风而逃,东窜昌乐、潍县。鲁中军区部队迅速扫清残敌,益都县城获得第三次解放。 中共益都县委、县政府机关先后进城;饶漱石、张云逸等率中共华东局机关,移驻城东南闵家庄一带。 出乎陈金城意料,许世友、谭震林在益都短暂驻留后,疾速行军,于4月1日包围潍县城。潍县城两翼的坊子、寒亭遭分割包围,潍县、昌乐间的联系也被切断。陈金城刚放松的神经马上紧张起来。他带部下登城,从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郊外“共军”活动的身影。 4月8日,山东兵团发起进攻,攻城各部队开始“扫关”,集中清除潍县城外围国民党守军。 在城南一线,西海军分区独立一团(简称西海一团)团长丛蓉滋率部于8日下午出发,从城东20里的后孟村斜向西南,穿越胶济铁路,向潍县机场挺进。 4月9日下午4时,西海一团断掉驻守飞机场的樊家庄据点,攻占潍县机场,切断了国民党军空中补给线。是日夜,9纵78团由城北奔袭城东南的九龙山据点,激战两小时,全歼守军一个营。距此不远的凤凰山据点和廿里堡火车站守军,丢弃阵地逃跑。 4月10日上午,西海一团向飞机场东南的发电厂发起攻击,守军未做抵抗,便缴械投降。西海一团立即切断通往潍县城的电源,城墙电网及城内用电设施陷于瘫痪。 守军闻风慌逃跑,一枪未放进坊子 4月10日夜,坊子守军得知发电厂失守,“共军”前锋距坊子街不到10里,四散而逃。 国民党方面资料记载,驻守坊子的国民党军包括保安10团副团长陈志超所率该团两个营、望留指导区牛文卿部、坊子指导区陈桐林部。 因坊子与潍县城之间交通被切断,这些部队难回潍县城,奉命向昌乐东南部的仓上村一带撤退。 半夜三更,坊子街头乱成一锅粥。有穿军装的,也有着便装的;有的拎着大包小裹,有的连包袱也顾不得了,拖着枪就走。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夹裹其间。有些队伍逃跑时,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当时住在坊子街区西南王家柳沟村的刘化礼,看到一批队伍在村南的大沟里待了好大一阵子,估计拿不定主意北去潍县还是到仓上。后来,他们还是向西南方向去了。 逃向仓上的部分国民党军,在马司、平柳院等村遭到截击,溃不成军,一部分被歼,大部逃至仓上与那里的国民党军汇合。 4月11日凌晨,丛蓉滋率西海一团开进坊子。夜色中,整个镇区一片沉寂,只有零星的狗叫声。行进中,脚下不时被遗弃的衣物、包袱等所绊。 凌晨4时,接管坊子的先头队伍到达。当年只有18岁的于福吉回忆,他在潍坊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负责接管中小学、教堂、影剧院、图书馆等文化教育部门。他们连夜急行军,从潍北的牟家温庄村驻地赶来。 在坊子火车站站前广场,近百名工作队员席地而坐,带队的潍坊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冯平作了紧急动员,交代注意事项,特别是防备敌人撤退前埋下的炸弹。 于福吉记得,他们进入坊子街里,直到天明,街上依然没有一点动静。群众都躲藏在自己家里,大门紧闭,偶尔有胆大的从门缝里向外瞅动静,街上找不到一个人。 上午9时许,被任命为坊子区区长不久的坊青工委书记许杰,带两支武工队进入坊子。许杰安排大家分头去坊子火车站及原日本宪兵队、日本领事馆、西大营等国民党军驻地,协助西海一团搜索残敌。很快,许杰与先期到达的潍坊特别市公安局局长黄赤波等会合。 潍县城“扫关”战斗正在激烈进行,坊子接管顺利结束。准备接管潍县的潍坊特别市部分机关干部,由牟家温庄进驻坊子。 许杰回忆,在今坊子三马路小学院门口,挂上了“潍坊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潍坊特别市警备司令部”两块牌子。 陈金城逃时晕倒 醒来后已经被俘 潍县城“扫关”战斗结束,4月23日黄昏发起总攻,鏖战29个小时拿下西城;休整不到两天,又于26日傍晚再攻东城。 战至半夜,攻城部队潮水一般涌入东城,攻守双方展开激烈巷战,逐屋逐院、逐巷逐街争夺。 在东城东南角的掩蔽指挥所内,陈金城与张天佐闻听爆豆似的枪声越来越近,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这时,45师副师长汪安澜满身灰土,与副师长陈霖、参谋长李友尚等人跑进来,惊慌失措地告诉陈金城,西面大街上巷战激烈,请他转移到东门外去指挥。 李友尚又说,接到电报,济南的援军先头才到益都,青岛援军还没出青岛一步。听罢此言,几个人一时无语。一会儿,张天佐说,仓上离这里50里,冲出去待援军到达再来反攻,还有一点希望。陈金城犹豫之时,汪安澜、李友尚、陈霖对张天佐意见表示赞同。此时已是27日凌晨3时许,陈金城向王耀武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战局危急,拟即向仓上转移,希即转饬青岛方面即时派飞机来潍掩护突围。” 汪安澜、张天佐率300多官兵在前开路,陈金城与陈霖、李友尚紧随其后。冲出东城东门后,队伍转向南去。 天亮后,青岛派来的二三十架飞机飞临,但地面双方部队犬牙交错,未敢开火。攻城部队发现守军要跑,急向这边围来。上午9时左右,汪安澜率一部转向东进,陈金城随该部行动。刚前进一里多路,队伍冲散。44岁的陈金城惊慌、劳累加饥饿,晕倒在地,部下将他抬到胶济铁路一旁的凹地休息。陈金城自述,“12时醒来时,已在俘虏的人群中”。 至此,东城之战告捷,用了18个小时。 从8日“扫关”至27日攻克东城,潍县攻坚持续了19天,时间之长、战斗之惨烈,为胶济线上城市攻坚之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