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风筝之爱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想学钩花吗,76岁老人免费教你
心怀感恩,他写下“捐献器官”
2015年03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学钩花吗,76岁老人免费教你
潍柴社区居民赵啓馥自幼研习这门手艺,如今年事已高想找传承人
  赵啓馥在家里钩花。




  76岁的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潍柴社区居民赵啓馥,自幼从母亲和朋友那里学得一手钩花的好手艺。即便退休后不幸患上高位截瘫,她也没有放弃钩花。一根针、一卷线,到了她的手里,总能变成一幅漂亮的图画。如今,随着老人年事已高,她也开始考虑手艺传承的问题。老人说,只要有心,市民都可以找她。
  图案精致很耐看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潍柴社区6路10号楼的赵啓馥老人家中,10多平方米的房间放满了各种钩花。
  这些钩花都非常精致,有公鸡、北国雪、熊猫等很多图案,还有茶垫、靠背垫、枕巾套等等钩花物件,连老人床上的棉被,也套上了漂亮大气的钩花被罩。
  赵啓馥老人坐在床上静静地钩花,一根小小的钩针在她的指间纷飞。“这是一幅布达拉宫图,我已经钩了一段时间了,这上面的色彩都是我自己搭配的线,我要把这幅图送给一位朋友。”赵啓馥对记者说。记者看到,这件钩花作品上面的白云、花草、建筑等都已成形,看起来惟妙惟肖。
  记者注意到,老人的双腿已不能走路,在床上挪动身体都有些吃力。“我因为高位截瘫行动困难,以前上厕所都很费劲,后来情况逐渐有了好转。”赵啓馥满足地说,钩花是她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自幼随母亲学习
  说起钩花技艺,今年76岁的赵啓馥说,她和母亲都是满族人,老家是吉林省。她小时候,母亲就经常钩花,顺手也教她和姐姐钩花。“那会儿我只是觉得好玩,没有认真学,但也学会钩一些简单的花样了。”赵啓馥说。
  赵啓馥表示,上小学后,她的母亲开始手把手地传授她钩花技艺,她才真正喜欢上了钩花。在她十五六岁时,她的一位俄罗斯华侨同学的母亲又向她传授了很多钩花技艺,使她的技术越来越精湛,慢慢地,她掌握了数十种钩花技术。“每一幅图,都要注意横平竖直,否则会影响整体的美观。”赵啓馥说,在平时的钩花中,她都会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她的钩花技艺越来越好,邻居家的姐姐、哥哥们要结婚时,都会找她钩上一对枕巾套、被罩等,她都欣然接受,把对新人的祝福一针一线地钩成美丽的图画。
会钩窗帘等大物件
  后来,赵啓馥考上了大学。1968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潍柴工作,成为一名车间技术员,为工人讲授钳工等方面的课程。工作之余,赵啓馥也没有放下自己的钩花手艺,抽空会钩一些茶垫、壁画、小裙子、小马甲等送给朋友。
  1994年12月份,赵啓馥退休,也有了充足的时间研究她喜欢的钩花技艺。她不再局限于一些简单的钩织方法,又研究出了“梅花”等钩织方法。同时,她也不仅仅钩织一些小物件,还钩织一些床罩、窗帘、钢琴罩等大物件。
  但世事无常,在1997年,一场病使她高位截瘫,下肢失去知觉。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能躺在床上由儿女照顾。“当时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根本无法照顾自己,更别提钩花了。”赵啓馥说,在家人悉心照料下,她的病情逐渐改观,腿慢慢有了知觉,能扶着床独自下地了,一家人总算舒了一口气。
优先教残疾女孩
  随着病情好转,赵啓馥又可以钩花了,她的女儿给她买了很多颜色的线,让老人尽情发挥。
  赵啓馥说,钩花是一门精致的艺术,近几年她把作品印成了一本册子,同时也把一些钩织方法作了介绍,只要有喜欢钩花技艺的人,她就会送上一本。
  赵啓馥告诉记者,她现在年龄大了,眼睛也有些老花,平时钩花有些吃力,不能再像前些年一样,长时间工作,所以,她非常希望钩花技艺能得到传承。有喜欢钩花的人,她会无偿传授钩花技艺。
  “尤其是一些残疾女孩,能学会这种一技之长,可以确保衣食无忧,我也会优先录用她们当我的学生。”赵啓馥对记者说,他就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感受美好的东西。
  有意者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196110联系。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张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