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先生买药的收据上,公章显示是“深圳生命元潍坊服务中心”。边先生购买的“银杏景天胶囊”正面和反面。 |
|

|
|
边先生老两口服用后感觉不适,想退货一直没结果
3月22日,市民边先生向本报反映,去年10月底,他和老伴听了一场保健讲座,当时一个自称是北京301医院教授金华的人,向他们推销了叫“银杏景天胶囊”的药,称这种药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心脑血管方面有点毛病的边先生就花近1万元买了一年的药,可服用后,病情非但没好转,还再次因脑出血住院。销售人员承诺给边先生退货,却一直没有消息。 承诺给退货,之后却再无消息 23日,记者来到边先生家,他们老两口都70多岁了。他的老伴魏女士说:“当时工作人员帮我们做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金华教授建议服用他们的产品‘银杏景天胶囊’,说吃了这种药,能通过尿液和汗液将毒素排出体外。”在工作人员的怂恿下,边先生老两口听完讲座后决定买药,销售人员建议他们买一年的量,共计9576元。销售人员宋国强把产品送到他们家,将钱拿走并开了一张收据。 魏女士说,买了药之后,他们老两口一起服用,她在服用了半个月后,腿部发麻,就不再继续服药。而一直服药的边先生,在去年农历腊月底,却因为脑出血再次住院。他们随后拨打了金华教授的电话,对方自称在北京,让其联系买药时的销售人员宋国强。老两口觉得不对劲,让孩子帮忙查了一下北京301医院是否有个“金华教授”,结果根本没有这个人。 魏女士说,他们总共买了12盒药,其中10盒是大包装,两盒是小包装。他们打开了两盒小包装的,总共4瓶,到现在还没吃完;那10盒大包装的至今没有拆封。在给金华教授打完电话后,老两口拨通了销售人员宋国强的电话,“我告诉宋国强,我吃了药后感觉双腿发麻,他说不要再吃了,还说今年3月份,会想办法帮我们把剩下的、还没拆封的药退掉。”魏女士说,但他们多次联系宋国强,都没有消息,“如今3月份都快过完了,他也没有给我们退货,打电话也不再接。” 教授推荐的药,原来是保健品 记者看到边先生所买的“银杏景天胶囊”说明书上写着,该产品的委托生产企业是湖南省强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是“湘食健生证字2012002”,说明书上注意事项上写着“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本品无补氧作用”。销售人员给边先生开具的收据上加盖的公章上是“深圳生命元潍坊服务中心”。 在得知自己所买的“药”是保健品后,边先生告诉记者,“当时销售人员跟我们说能治心脑血管病,能融化血栓,还让我先买1年的量,也没说多少钱。后来宋国强把药送到我家,我才知道这个药很贵,就到处凑钱。我们发现这个药不对劲后,打电话找过宋国强,他最初说给退货,后来就不接电话了。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希望他们能给个说法,帮忙把药退了。” 当天上午,记者根据宋国强名片上的地址和公司名称来到潍城区胜利西街与爱国路交叉口附近的天缘宾馆四楼,见到了国家公众营养肠健康直通车潍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席先生。这里也是边先生参加讲座的地方。席先生说,他们是做益生元产品销售的,这是一种保健品,通过调节乳酸菌等肠道菌群,对便秘等起到一定调节作用,主要往超市供货,没有进行过诊疗活动。“银杏景天胶囊”也是他们销售的一种保健品。 席先生最后向记者表示,会尽快和边先生联系,了解情况后,协调处理此事。 购买前查询药品是否获得批准 当天下午,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了解到,所有药品都必须具有国家核发的批准文号。市民可以访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点击“数据查询”,在药品一栏内点击相应的分类,输入批准文号或药品名称就可以查询药品是否获得批准。 市民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看其是否有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必须到信誉好、证照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是“国食健字G+年份+4位顺序号”或“卫食健字+(年份)第+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格式是“国食健字J+年份+4位顺序号”或“卫食健进字+(年份)第+顺序号”。 另外,市民若发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违法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拨打电话:12331;登录网站:http://www.wffda.gov.cn首页的“举报投诉”栏目进行举报与投诉;通过信件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与投诉。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洁 ◎相关新闻 讲座上买保健杯 原是“三无产品” 本报讯 3月23日,市民史先生向本报反映,2014年9月,他去听了一场养生讲座,现场买了保健品和5个“茶之道”保健杯。回家后,却发现这些保健杯是“三无产品”。 3月23日上午,史先生告诉记者,那是在潍坊一家大型酒店举办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养生讲座,当时很多老人都买了保健品,他也买了一些。现场的工作人员还抱着一些保健杯和空气净化宝向他们推销。“工作人员说,这个保健杯是限量的,质量非常好,将水倒进杯子中可以净化水质,喝了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而且现场搞活动,一个空气净化宝和一个保健杯只要20元。”史先生说,看到现场不少人都买了保健杯,价格也不贵,他便花100元买了5个。 “但回家后,我看了一下装保健杯的纸盒,发现上面没有厂家、厂址,更别说厂家电话了。”史先生说,他将保健杯拿出来仔细看了一番,杯身上也没有任何厂家信息。他就赶紧上网查询“茶之道”保健杯,发现这个杯子的团购价只要10元,网上也没有这个杯子的厂址及电话。担心会有质量问题,史先生不敢用,这5个保健杯就一直扔在家里。 经过仔细考虑后,史先生想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保健杯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免上当受骗。 对此,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建华告诉记者,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看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法》。购买了产品后,消费者也可到工商部门的官网上查询一下该产品的生产厂家是否存在、有无生产许可等。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要看产品的功能是否与产品介绍相符以及是否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等。史先生购买的这款保健杯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可到当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王建华提醒市民,购买保健杯一定要到正规商超及大型超市,不要轻信那些养生讲座上所推销的产品。 (记者 张静 刘晓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