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版:大视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风筝之爱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留下传奇,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走了   
2015年03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下传奇,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走了   
  1976年12月20日,李光耀发表讲话。
  1978年9月27日,李光耀到达巴黎爱丽舍宫。
  1997年1月25日,李光耀就任新加坡内阁资政。
   3月23日,民众在新加坡总统府外悼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1976年5月12日,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在北京参观故宫。



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享誉世界的华人政治家,曾与五代中国领导人会面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新加坡民众与政界人士纷纷缅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均致以哀思。李光耀一生,有过光辉,更有苦难,曾向人屈膝,也有过别苦。正是这些人生桥段,一次次引导和改变着他的轨迹。
  感染严重肺炎病逝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发布的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
  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6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1959年新加坡自治,36岁的李光耀出任总理(开国元首),1990年11月卸任,之后担任内阁资政。他在2011年5月完全退出内阁,担任阁员的时间长达52年,是新加坡历史上最资深的内阁成员。
  李光耀因感染严重肺炎于今年2月5日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新加坡总理公署近日连续发布消息说,李光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病情不断恶化。22日发布的公告说,李光耀的身体状况更衰弱。
国葬将于29日举行
  李光耀逝世后,政府宣布新加坡进入七天的国家哀悼,全国及海外各新加坡主要机构的建筑降半旗致哀。国葬的时间安排在3月29日,周日。
  据悉,李家23日、24日两天将在斯里淡马锡总理官邸举行家庭私人丧礼。李光耀的遗体将从25日至28日停放在国会大厦让民众瞻仰。公众可从上午10时至晚上8时前往国会大厦。
长子含泪悼念父亲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地时间23日上午8时先后用马来语、汉语和英语发表电视讲话。
  李显龙说:“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领袖……在李先生住院期间,各阶层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大家的关怀和慰问。这给了李先生和我家人很大的安慰。我谨代表家属向大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李显龙说到这里,一度哽咽。他接着说:“由始至终,李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从第三世界晋升第一世界,成为一个让人民引以为豪的家园。”“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发扬他的爱国精神,团结一致,让这个他付出毕生精力建立的新加坡,继续繁荣稳定。”李显龙说,“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请您安息吧!”
多国哀悼表达敬意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3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李光耀是亚洲的一个传奇人物,因其强有力的领导和政治才能广受尊敬。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不幸逝世向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致唁电。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说,奥巴马对李光耀的去世表示哀悼,“他是历史上真正的巨人,作为新加坡的‘国父’和一名伟大的战略家,将会被世世代代所铭记。”
1942年
    跪与转折
  1942年,新加坡落入日本人手中,那一年,李光耀19岁。一天,他在街上迎面碰到一名日本士兵。他当时根本不知道,日本控制新加坡后,要求所有当地人碰见日本兵都必须弯腰九十度鞠躬。李光耀若无其事地走过。日本人弯弯手指,把他叫回,逼他跪下,李光耀被迫下跪。日本人随后用军靴踹向李光耀。李光耀后来便被日本人盯上。
  同年2月,日本人对关押的新加坡年轻人实施大屠杀,把他们带到海边,让他们自掘坟墓,然后从后背射杀他们。李光耀是其中一个。但他在即将被装上卡车前一刻,编出个理由回到营房,此后遇到日本兵换防,就此把李光耀给忘记了。就这样,他幸运地躲过了屠杀。
  在李光耀后来的自述中,他说,那一脚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成为国家关键的转折点,因为那一刻,他和他的同胞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1946年
    钱与文明
  1946年,二战结束次年,23岁的李光耀考取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当抵达伦敦,第一次走到繁华的伦敦市中心,他看见一个书报摊,旁边只有一个箱子,没有摊贩。这是最原始的自动售报摊,由买报纸的人自己放进硬币,自己找零,是完全凭自觉的交易。这个街边摊对李光耀的震动,是一生的。许多年后,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震撼,那是他内心最原始的对文明的感悟。
  在后来旅居英国的日子里,他目睹了英国的衰败,他自问“这个倒下的帝国有没有资格统治我的国家”,他立志要从殖民者手中夺回控制权,“他们能做到的,给我们时间,我们也能做到”。
1957年
    烟与噩梦
  1957年的一个夜晚,为了准备第二天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一次演讲,34岁的李光耀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抽了大概有30支香烟。第二天,他失声了,说不出话来。坐在飞机上,他不住地恶心。下了飞机,李光耀决定戒烟。
  那一晚的烟瘾,让他事隔几十年仍记忆犹新。他说,他当时坐在飞机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否还想继续完成我作为一个活动家和一名律师未完成的事业”。对李光耀来说,戒掉成瘾许多年的烟瘾是一种“剥夺”,但最终他成功了。“我常常做噩梦,梦见自己又吸烟了。”
  1971年,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烟草广告的国家。1986年,新加坡政府率先推出全国禁烟计划,力争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无烟国”。目前,新加坡烟民人口比例已接近低于10%的阶段目标。
1965年
    泪与遗憾
  1959年新加坡摆脱殖民统治,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3年,两国合并,但蜜月期不到两年,双方就产生巨大分歧。1965年8月,正当新加坡面临与马来西亚联邦决裂的边缘时,李光耀在一次电视采访中,穿着白色衬衣,不断用手帕擦拭眼泪。
  “成年以来,我始终相信新加坡能并入马来西亚联邦,结合这两片领土。”李光耀在采访中泣不成声,几度中断讲话,最后用一句“可以暂停拍摄吗?”结束了这段历史性的镜头。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42岁的李光耀独立承担起治国重任。直至晚年,他还把脱离马来西亚作为自己一生的遗憾。
1959年
白与衬衫
  1959年,李光耀当选总理,他规定所有内阁成员,必须穿白色衬衫和白色长裤出席内阁会议。白色,寓意廉洁,象征朴素和正直。事实上,自他早年参加运动开始,每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他都是以白衬衫示人。对贪腐的不容忍,正是他把新加坡打造成“腐败绝缘体”的根本。
  李光耀的家族很有钱,但从他居住的寓所和日常起居看不出奢华的迹象。另外,在李光耀六十多年政治生涯中,没有丑闻。新加坡前议员李炯才回忆,有一次李光耀前往东南亚一个国家参加会议,会议方给他安排了几个照顾他的女性,李光耀回复对方:“这不是我要的。”
  1980年,新加坡航空工会组织大罢工。李光耀在街头搭台,现身说法。同样是一件白衬衫的李光耀,虽然在早年曾靠拉拢工会步入政坛,但此时的他已是花白头发,绝不允许工会组织罢工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两个礼拜的损失,我们要用好几个月来弥补,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马上结束罢工,要么继续这样下去,但我绝对会用一切方法教训你们,让新加坡人民教训你们……”

2010年
爱与吻别
  2010年10月6日,是李光耀的妻子柯玉芝的葬礼。那一天,在爱妻最爱的巴哈乐曲中,87岁的李光耀拿着一枝深红色的玫瑰,用手心贴着自己的嘴唇,继而轻抚爱妻的面颊与额头。
  柯玉芝与李光耀结婚60多年,两人曾是剑桥大学同窗。在李光耀政治生涯中,柯玉芝不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还为他改写演讲稿,整理文件,更是他政治苦恼的倾诉对象。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显龙现任新加坡共和国总理。
  2003年,柯玉芝中风,李光耀从此转变角色,把陪护妻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2008年,柯玉芝再次中风,从此卧床不起。此后两年,李光耀每天陪着妻子,讲着过去几十年每天会讲的国事和家事,李光耀说:“我跟她讲话时她是知道的。我每晚都这么做。她会为了我保持清醒。我告诉她我今天做了些什么,我会念她最喜欢的诗。”
    中国情结
    访华33次,曾会见中国五代领导人
  作为当代的政治家之一,李光耀的影响力远不止新加坡一地。他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与外交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光耀一生曾与无数政治领袖会面,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据统计,包括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李光耀在37年间共访华33次,分别于1976年、1978年、2002年、2004年、2010年会见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能有机会与这五代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外国领导人。
  李光耀在其书中还提到,在2007年底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会面时,习近平宽阔的胸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称习近平为“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李光耀访华时曾表示,新加坡赞赏中国奉行的内外政策,中国的发展,无论对亚洲还是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推行双语,70多岁一直坚持学中文
  “李光耀是一个很睿智的人,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中国驻新加坡前大使张九桓表示,李光耀对中国始终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对于新加坡本国发展和中新关系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九桓于2000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跟李光耀有过多次接触,包括单独拜访以及陪同领导人拜访等。张九桓说,李光耀看问题很透彻,头脑很清楚。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能引起别人跟他交谈的浓厚兴趣,跟很多外国领导人会面时的交谈都很愉快和融洽。
  “另外一点,他是一个非常与时俱进的人,非常重视学习,而且一直坚持学习中文”。张九桓告诉记者,他2000年开始担任驻新加坡大使,李光耀当时已经70多岁高龄,但是依然在学习中文。
  张九桓还介绍说,李光耀在其选区参加竞选活动时,也经常用中文和潮州方言跟选民宣讲自己的政策主张。他还很重视学习电脑以及现代的通讯技术。不仅对于新加坡国内的问题,对于亚洲地区问题和世界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被认为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光耀在新加坡推行英文第一、中文第二的双语教育,历尽艰辛,承受指责,却让不少新加坡人终生受益。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