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潍坊新闻·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新闻·民生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吃“药”多年病没好,原是保健品
我市今年12人获保送生资格
201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药”多年病没好,原是保健品
  ◥李女士拿来找执法人员鉴定的“药”。     本报记者 张驰



市民参与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活动,学了不少辨药材的招儿
  3月31日,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以“合力打假守护健康”为主题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活动,执法人员在高新区谷德广场现场接受市民咨询、投诉、举报。同时,在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也现场接听12331投诉举报电话,回答市民咨询和投诉。记者了解到,当天共接到投诉17起、咨询14起,已按规定流程进行了处理。
现场投诉
药品真假拿不准,让专家给看看
  3月31日上午,潍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高新区谷德广场联合举办了以“合力打假守护健康”为主题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活动。“您帮我看看这些药是真的吗?”“这箱酒喝着味道不对,能帮我鉴定一下吗?”……现场咨询的市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执法人员耐心地逐一回答。
  “你们看看,这些药我吃了好几年了,到现在什么作用都没起,而且还有副作用。”家住城区的李女士告诉现场的执法人员,几年前,她在街上偶然收到一份宣传单,上面写着可免费查体。当时正好关节疼痛,于是她便想去查查。到了约定的地点后,对方给她测量血压并检查了身体,并称只要吃他们的药,疼痛很快就会好。对方说这些药都是高干吃的,她也没多想就相信了。
  “去之前说是在潍城一座大厦,去了才发现就是个小旅馆。”可即便这样,李女士也没有起疑心,开始陆续从这里买药,几年来,一共购买了3万多元的药品。
销售地点老变,很有可能是假的
  李女士说,每次去买药,售药地点都在换,工作人员也在变,尤其是吃了几年药关节还是疼痛,一点都没好转,她便觉得有些蹊跷了。“今天我把药拿来了,就是想问问这些是不是真药。”李女士说。
  记者看到,李女士拿来好几种药品,包装上分别为“健胰素”、“怡泰舒”、“增加骨密度胶囊”、“银杏景天胶囊”等。
  “这些都不是药,从外观上看,全部标注着‘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等字样,说明是一种保健食品,而不是药,只能保健不能治病。”现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李女士吃了多年的“药”实际上不能治病。
  “单纯从外观上看,还不能完全确定这种保健食品的安全性,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测试。”现场的执法人员说。
  该执法人员表示,按照李女士反映的情况看,这个药品销售店的地点一直在变、销售人员不固定,这些保健食品很有可能也是假的。他们会根据现有线索及时对此事进行了解,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执法者支招
  别在小店买药材
  在现场,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还开展了假劣药品鉴别、中药材真伪辨别活动,教市民们辨别假药。
  “这两瓶三七,一瓶真的,一瓶假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中药科工作人员赵斌正在教市民辨别药材。“真三七比较重,摸起来很硬,假的软、重量比较轻。”赵斌告诉记者,除了三七,还有防己、半夏、川贝、山楂、沙苑子、山茱萸等多种药材,都可以从外观、形状、手感上辨别真假。
  赵斌表示,假中药的疗效与真药差别很大,他建议市民购买中药材要去正规的大药店,并且要索要发票。“中药材要经过种植、生产、采购、销售等各个环节流通,造假并不一定发生在销售环节。大家在购买时除了了解一些辨别真假的常识外,尽量不要去小药店、小门诊购买。”赵斌说。
有疑点及时举报
  除了在谷德广场前举行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活动,当天上午,在阳光大厦20楼东区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祝业光还现场接听了12331投诉举报电话,并及时组织查处投诉举报案件。
  据了解,活动当天共接投诉17起、咨询14起,其中电话8起,受理3起,均按规定流程及时处理。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表示,如果市民发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中的违法行为,需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报记者 贾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