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世界新闻·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新闻·民生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亚投行建46国“朋友圈”
2015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投行建46国“朋友圈”
  亚投行的“朋友圈”



其中30个国家已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
  3月31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截至31日18时,提出申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国家总数已达46个,其中30个国家已成为正式的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筹建迈出实质性步伐。

遍布世界五大洲G20占13席
  作为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去年10月启动筹建时,首批签约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国家。此后不到半年,情况异常“火”爆。
  3月12日开始,七国集团中的英、德、法、意四国先后提交申请,希望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随后,申请的名单越来越长,韩国、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巴西、埃及、芬兰、俄罗斯……
  仔细分析目前46个提出申请的国家,其强大阵容足见亚投行的魅力所在。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已占四席: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G20国家中已占13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巴西、俄罗斯。
  按大洲分,亚洲30国,欧洲12国,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1国。
多国扎堆加入争抢“话语权”
  亚投行的朋友圈中,既有新兴市场国家,又有发达国家;既有区域内国家,也有区域外的国家;既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有中小经济体。近期一波又一波国家扎堆加入亚投行,究竟为什么?
  “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东移,亚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基础设施的强大需求,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很大,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大家都想参与这个市场。”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说。
  据专业测算,到2020年,亚太地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市场的资金需求规模将高达8万亿美元,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需求。
  多国扎堆加入还有一个现实考虑,即尽早参与制定亚投行的“游戏规则”。财政部消息,3月30日至31日,对章程制定至关重要的亚投行第三次谈判代表会议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很多国家赶早加入亚投行,就是为了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与会,参与章程制定等实质性问题。

“富国”加入会降低融资成本
  随着英、德、法、意等发达国家齐刷刷宣布加入亚投行,随之而来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它们会给亚投行带来什么?
  “这些富国加入,有助于提高亚投行信用评级,降低成本。”姚枝仲说,西方大国的信用评级较高,不少是AAA资质,它们的加入会提升亚投行的资信水平,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发达经济体加入亚投行,可能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他们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理念,确保打造一个高标准、有效率、透明的亚投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加入亚投行的这些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其国际合作理念和文化传统有差异,这对亚投行和中国政府来说将是考验。

中国不以老大自居,利益共分享
  官方消息明确,亚投行的股权分配将以GDP为基础,其中亚洲成员的股权占比可能在70%到75%之间,亚洲以外国家分配剩余的25%到30%股权。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基本已成定局。当然,随着成员国数量增加,每一个国家的股份比例都会下降,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作为第一大股东将为亚投行提供必要的资金,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是担当。”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的这番话,实质向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会遵循国际通行准则,不会以老大自居,而是平等待人,有事好商量。

与现有多边机构是补充完善关系
  在不少西方国家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后,有些声音质疑,中国是在现有多边国际机构之外“另起炉灶”,在挑战现有国际金融秩序。
  “亚投行将是一个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它对世界银行、亚行是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是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完善和推进,而不是颠覆。”金立群说。
  亚投行不以减贫为主要目标,而是要投资准商业性的基础设施,实现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这一定位也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行、亚行等机构的支持,他们一致认为与亚投行之间合作的空间很大。
◎相关链接
日本暂不加入
  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在3月31日内阁会议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对于日本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一事表示,“务必以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这意味着日本暂停现阶段加入亚投行的计划。他说,作为日本加入亚投行的必要条件,必须要确保融资和审查的透明性。同时以融资行为需要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为例,他表示,“如果不能确实做到完全透明,那么对于加入一事就要以极为谨慎的态度对待”。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同日的记者见面会上也表示,“虽然已经向中国方面传达了对相关问题的疑惑,但现在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这再次表达了对于亚投行运营机制不透明的忧虑。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