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轻雨清明 |
第03版
轻雨清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蜗居篷布屋,残疾老赵又查出癌 |
褚志光带着来自全国的12950元和关爱来到赵家,让他看到希望 |
|
|
褚志光(中)将筹集到的善款交到赵清华手中。 |
|

|
|
青州市王府街道石庵村39岁村民赵清华,左手残疾,右手肌肉萎缩,2014年底又诊断出癌症晚期。而赵清华的妻子患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只能靠在家种地维持着生活。为了给赵清华治病,他的父亲一直外出打工。青州小伙褚志光在得知赵清华的情况后毅然决定尽自己所能对他进行帮助。 塑料篷布搭成房,老人没床睡地上 3月28日上午,记者跟随褚志光来到青州市王府街道石庵村赵清华的家中,一同前来的,还有褚志光的朋友。他们带来了为赵清华筹集的12950元善款和一些生活物资。褚志光告诉记者,四天前听说了赵清华的事,这一次是他来的第四趟了。“过来看看赵清华的母亲和孩子。他们家连水电都没有,喝水还得从外面挑。”褚志光说。 在这个用塑料纸跟篷布围起来的“家”外面,记者注意到,赵清华的这个“家”,屋顶是用篷布跟几根木棍搭起来的,一张床、一张破旧不堪的沙发成了赵清华家中仅有的家具。赵清华的母亲告诉记者,七岁的孙子晚上睡沙发,儿子赵清华跟儿媳睡在床上。每逢下雨,就把孙子送到别人家,以免渗漏的雨水淋湿了孩子。“我晚上睡在外面那个屋子里。”赵清华的母亲说着指给记者看,顺着老人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这个所谓的屋子不过是用木棍搭起来,周围用塑料纸围起来的一间“屋子”,而大娘睡的床,就是在土地上铺满了草,草上铺了一床破旧的被子。 好人四天跑四趟,送钱送粮拉家常 “自从儿子查出得了这个病,全家人的日子都不好过,病魔折磨得他吃不下也睡不着。”赵清华的母亲说,孙子还小,儿子倒下了,自己就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困难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时,就找一个棉袄蒙上头,在没人的地方哭一场。“我像掉进了一个大坑里,小褚就是那个把我拉出大坑的人,是他,让我脸上有了笑容。”赵清华的母亲说。 据了解,褚志光第一次来看赵清华是3月25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了解到了赵清华的情况。“第一次来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赵清华这个人,就抱着来看看的态度,买了点大米、油、鸡蛋、面条,结果来了以后发现是真的,就把东西都留给老人了,让她照顾好赵清华,照顾好孩子。”褚志光说。 回去后,赵清华向身边的朋友说起了赵清华的故事,朋友一听,非得一起去看看赵清华,结果第二天褚志光跟朋友又一起来了,给赵清华的母亲留下了400块钱。 接着,褚志光就开始在网上给赵清华筹款。谈话中,褚志光听见老人说晚上睡觉特别冷,第三天,褚志光买上羽绒毯子,又给赵清华的儿子买上书、零食、牛奶,过来看望赵清华。“不到两天,善款就筹集到了12950元,虽然钱并不是很多,但我希望这些钱能使赵清华一家人看到希望,因为社会上毕竟还是好人多。”褚志光对记者说。 ”这四天里他跑了四趟,每次来都给我们带好吃的、孩子的零食玩具,今天来又给我拿来了这么多钱,天天晚上还给我打电话安慰我。别看小褚年纪不大,做的事却让我心里温暖。”赵清华的母亲边说边抹眼泪。
善款来自全国各地,希望更多人帮助赵清华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就像这次帮助赵清华,我在朋友圈发布了关于赵清华的故事后,就有很多朋友伸出手帮助他,这些善款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在外地的朋友都通过支付宝等转账给我,让我帮助赵清华,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在给予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所以我会将慈善进行到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帮助赵清华一家,共同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褚志光说。 如果有读者想为赵清华献爱心,可直接前往青州市王府卫生院询问赵清华所在病房或拨打本报热线3279110咨询赵清华电话、捐赠账号等详细信息。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本报见习记者 刘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