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用微生物菌肥种出好收成 |
梁永健公司产品让农户减少农药用量同时增产增收,畅销20余省份 |
|
|
梁永健 |
|

|
|
“我们的产品通过全面改良作物的微生态环境,用生物的方法防治植物根线虫、枯萎病,可有效减少有机磷农药的使用,起到降低果蔬农药残留的效果。”在当今重视生态环保、重视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今年39岁的梁永建果断放弃原本收益丰厚的农药厂生意,转型开发微生物菌肥产品。经过4年多的努力,梁永健领导的丰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省唯一的土壤改良剂制造企业,产品畅销全国20余个省份。
过不惯安逸生活 “别看我现在做微生物菌肥,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我曾经在摩托车市场卖了5年的摩托车。”梁永健笑着对记者讲述了他早期的工作经历。 梁永健告诉记者,1995年他从青州中专毕业后曾经在青州路(现海岱路)附近的化工厂工作,由于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只能在复合肥车间负责配方和拌料。“每天做的都是重复填料和清洁桶工作,无聊透了。”梁永健告诉记者,他生性好动过不惯太安逸的生活,一年后便辞去了化工厂的工作。 随后,梁永健自己开了一家摩托车店。“每天与不同的人交流也符合我的性格,再加上当时的摩托车行情好,我的摩托车销售一干就是5年。”梁永健告诉记者,2000年之前的摩托车市场非常好,每个月基本能挣到几万元,但2000年之后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他所销售的一般品牌的摩托车销量下滑特别厉害,2001年年底他将摩托车店转手回到何官镇董家村的老家。 卖掉农药厂,研发微生物菌肥 梁永健回老家后休整了一年。在这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梁永健感到不甘心。“毕业之后干农资,自己又是农民,好像我就是天生干这行的。”梁永健告诉记者,2003年,他在二舅的帮助下做起了化肥农药销售工作,当时为了挣钱每天都要在山东的各个县城间往返,有时一个月都没空回家。从事了两年农资产品销售后,梁永健发现农资市场潜力较大,就向朋友借钱购买了一家农药厂。2010年,梁永健通过良好的信誉在竞争残酷的农资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市场认可,销量蒸蒸日上。也就在这时,梁永健做出了一个让当时全家人都认为他“发疯”的决定,卖掉农药厂! “2009年在一次农资产品展会上,我认识了来自中国台湾的李远丰教授,当时李远丰教授研究的微生物综合营养液肥吸引了我的注意。”梁永健告诉记者,随后他便与李远丰教授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交谈了解到,由于过去20多年的不科学栽培模式,破坏了土壤生态结构,有益微生物锐减。从那一刻开始,梁永健决定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微生物农业种植领域上。随后梁永健卖掉了原本收益丰厚的农药厂开始研发微生物菌肥产品。 打生态环保牌 “现在市场上,对这种病害都是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严重危害农产品安全。”梁永建说,农药在消灭土传病虫害的同时,也消灭了有益微生物菌。他认为,健康的土、健康的苗,才能长出健康的果。为保证产品效果,从2011年以来,梁永健不断与全国各大高校微生物菌肥学科带头人进行深入交流,并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建立了山东省丰本生物科技院士工作站、潍坊市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近5年的研究,梁永健拥有一整套生物手段防治植物土传病虫害的解决方案,让农户在减少农药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梁永健表示,现阶段微生物菌肥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未来他将努力降低研发成本让更多的农民能用上微生物菌肥。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青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原图书馆一楼,电话:18853615286。欢迎咨询创业创新有关政策及其它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