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潍坊新闻·社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多彩盛会

第04版
多彩盛会
 
标题导航
大难面前,这对夫妻甜蜜蜜
复古骑行人,街头挺拉风
持假出生证落户糊涂老爸被拘留
2015年04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难面前,这对夫妻甜蜜蜜
  曹砚亮在身边照顾着,李娜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妻子瘫痪九年曹砚亮不离不弃,如今带其上班方便照料
  2006年,80后安丘小伙曹砚亮刚做父亲不久,妻子就患上遗传性小脑萎缩,半年后就坐在轮椅上再也没站起来。九年来,曹砚亮一个人默默地照顾妻子和儿子。如今,他将妻子带到自己单位的宿舍里照料。
单位特意安排 夫妻俩住单间
  4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安丘市青云大街上的山东惠康饲料有限公司,曹砚亮就在这家公司工作,是一个普通的叉车工。来到这家单位的男职工宿舍楼,在三楼靠近洗手间的一间宿舍前,记者听到屋内传来一阵动听的歌声,唱的是羽泉的《最美》。推开门,曹砚亮正坐在床边细心地给妻子李娜剪着指甲。看到记者进来,曹砚亮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起身来挠了挠头,有些羞涩地跟记者打了个招呼。
  曹砚亮告诉记者,公司里的领导听说他的情况后,特意给他安排了一间宿舍,屋里只有他跟妻子两个人住,而且考虑到妻子身体不方便,还给他们安排了最靠近洗手间的一间屋子,搬过来已经有十多天了。
  剪完指甲,曹砚亮又蹲在地上给李娜的双腿做按摩,每条腿都仔细地按一遍,按完了双腿又按双脚,李娜在轮椅上坐了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长时间不用的双腿已经失去知觉,曹砚亮为了让李娜双腿的血液循环更顺畅一些,不得不加重力量,按了没有多大一会儿,曹砚亮的额头上就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李娜有些迟缓地伸出手帮曹砚亮擦了擦,一句话都没有说,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妻子几步一摔
他心疼如针扎

  曹砚亮跟李娜是在临沂的一家工厂打工时认识的,两个人老家都是安丘,都在外独自打拼,两颗心很快走到了一起。2006年,认识一年多的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在当年就生下了小孩。就在一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时,李娜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
  生完孩子不久,李娜走路姿势开始变得怪异,说话也开始模糊,慢慢发展到走路开始摔跤。当时还在临沂工作的曹砚亮马上辞职回了老家,带着妻子辗转多家医院,经检查,李娜患上了遗传性小脑萎缩,这是李娜家族的遗传病,李娜的母亲跟姨妈都患有这种病,李娜也没能逃脱。
  尽管去了很多医院,但这些医院对于这种遗传病都束手无策,半年后李娜病情发展到走几步就摔跤,每天都摔得全身青紫,这让曹砚亮的心疼得像针扎一样。怕李娜再遭罪,曹砚亮给李娜买了一台轮椅,没想到李娜这一坐,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说到这,曹砚亮声音开始哽咽,他很自责,假如当初不买这台轮椅,说不定妻子经常活动,不会沦落成瘫痪。“假如时间能够倒回,可能我还会给她买轮椅,一想到她跌得鼻青脸肿的样子,我就心疼得不得了。”曹砚亮说。
儿子四五岁时
就要照顾妈妈

  为给妻子治病,家里的积蓄被消耗一空,2010年曹砚亮打听到目前工作的这家企业工资发放比较及时,就去应聘,等了接近四个月,才等到去这里工作的机会。
  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可新的烦恼又来了。曹砚亮的老家是安丘市新安街道小杨戈村,距离工作的单位大约有二十里路,每天只能骑自行车上下班,照顾妻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四岁的儿子身上。每天早上,曹砚亮一早起来把饭菜做好,然后去上班,中午儿子就把饭热热喂给妈妈吃,这一喂就喂了四年。谈到儿子,曹砚亮心里满满的都是愧疚,四五岁本该是最无忧无虑的年纪,可他的儿子曹文浩不得不担负起照顾妈妈的责任,“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每天晚上我回家的时候,儿子问我,他能不能出去玩一会儿,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我到现在都忘不了。”曹砚亮抱着头哽咽着说。
  曹砚亮说,上幼儿园时儿子可以在自己村里就近照顾妻子,但从去年开始,儿子开始到外村去上小学,再也没法照顾妻子,家里就只剩妻子一人没人照顾。
有妻子在身边 再辛苦也愿意
  曹砚亮干的工作是两班倒,上一周的白班,上一周的夜班。上夜班的时候,白天可以在家里照顾妻子。但上白班的时候,就只能让妻子一个人待在家里。
  李娜自己没有行动能力,有时候想起身摸个杯子喝口水,却把杯子摔到地上。有时候想起身上个厕所,却摔倒在床下半天不能动弹,“每到这个时候,她就会给我打电话,说这么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死了算了。”曹砚亮痛苦地说,每到这时他都心急如焚,唯恐妻子做傻事,可又不能不上班。2014年夏天,正在上班的曹砚亮接到电话,妻子把平时的安眠药攒了起来,一口气服了几十片,幸好发现及时,总算挽回了性命。说到这里,坐在轮椅上的李娜落下了眼泪,虽然说话有些含糊不清,但记者还是感觉到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
  曹砚亮说,来到单位住的这十几天,是他这九年来最踏实的几天,把妻子放在身边,他在工作间隙还能去宿舍里给妻子倒个热水,扶着妻子去个洗手间,陪妻子聊聊天。“自从来到单位宿舍住以后,她变得开朗多了,脸上也有了笑容。她偷偷跟我说,她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见过这么多陌生人了,觉得生活变得有生机了。”曹砚亮说。
  最近几天,单位里对李娜进行了捐款,一共筹集了4万多元钱,这让曹砚亮感激莫名,他对妻子的病情又有了新的想法,“以前从来没有带她去北京看过,很想带她去大医院看看,是不是这个病真的没法治,假如没法治,我们也就死心了,如果能治的话,我希望能让妻子重新站起来。”曹砚亮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